关键词
莎菲的悲剧和丁玲的悲剧
作者: 周一筑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作家   文学作品   莎菲   文学形象   婚姻自主   丁玲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恋爱自由  
描述: 提起莎菲,这个20年代中国文坛上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几十年来任人褒贬,众说纷纭.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品或文学形象,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审美系统之中,一部文艺作品或一个文学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与审美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作家、作品、读者(批评者)都有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里,往往把文艺作品和文学形象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只归于作家和作品负责,而忽略了接受主体的作用;在强调作家和作品之时,又往往只从单一的政治或社会学的角度去要求,而忽略了作家
论知识女性曾树生的艺术美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宣   女性美   激流三部曲   美学价值   人性美   曾树生   个性解放   知识女性   《寒夜》   人生理想  
描述: 在塑造女性美的作家中,巴金是个具有独特成就的作家.从《激流三部曲》到《寒夜》,他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新女性的群象.笔者在这里,仅对《寒夜》里的知识女性形象的艺术美,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读者.如果说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的新女性琴,是他将中国知识女性传统的美和时代的美融为一体,使她以自己的斗争,和青春的活力,从黑夜走向了光明.为新女性的个性解放,唱出了一曲动人心弦的赞歌,那么他在《寒夜》里,则是以深沉而热情的笔致,描写了新女性曾树生追求个性解放的坎坷遭际,唱出了一曲悲哀凄切的挽歌.从美学价值来说,曾树生是
七十年代意大利女性文学管窥——兼论玛拉依妮的《一个女贼的回忆》
作者: 沈萼梅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表现手法   女主人公   自我价值   女作家   七十年   个性解放   女性文学   优秀文学作品   创作思想  
描述: 意大利七十年代的女性文学,在当代意大利整个文学领域中,是有其特殊地位的,产生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创作题材上和创作思想上有新的突破,在对妇女的个性解放和自我价值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一个飞跃,在妇女与家庭,妇女与社会和妇女与他人之间这些关系的探索方面层次高了,在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也有所创新。七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崛起,构成了对男性文学的一种挑战。
并非自觉的女性内审意识:论张爱玲等女作家群
作者: 于青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解放   张爱玲   女性内审意识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传统意识   深层意识   个性解放   女性文学   作家群  
描述: 四十代曾出版过一本小册子名曰《蛇与塔》:其寓意为妇女到哪里,对妇女的压迫、虐待、轻视、玩亵便到哪里,社会之塔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走出伊甸园的娜拉们的前途。女性意识最初与社会的交锋中,暴露出女性深层意识中传统意识的顽习。当五四掀起的个性解放运动趋于低潮时,女性意识的先天匮缺也导致女性文学落入低潮。从表面上看,落入低潮的女性文学多是写了女性的苦闷,表露出她们在社会之塔的重压下艰难挣扎的窘况。与女性意识觉醒期的昂扬奋发相比愈显其苍凉。但当我们透过这层苍凉的气氛而注目女性文学所渲泄的实质时,便会发现,女性文学的低潮
妇女解放的三部曲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与“五四”时期文学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李兴民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三部曲   形象比较   时代气息   思想启迪   中国新文学   托尔斯泰   中国现代文学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如果说外国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起了催生和促进的作用,那么俄罗斯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历史联系始终呈现出清晰的脉络。中国新文学异常分明地受到俄罗斯文学的强烈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许多作家,受到它的思想启迪和艺术滋养。而俄罗斯文学的大师们创造出的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女性形象,又多在我国现代文学的女性形象中折射出同样
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女性形象漫议(上)
作者: 谭廷杰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蚀》   现代小说   莎菲   个性解放   爱情   知识分子   家庭   女性形象   漫议   知识女性  
描述: 有人曾讲,没有女性便没有文学。这可能有点夸张。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作者认识自己人生价值的固有思维定式恐怕得到诸多男性作者的认同,大家都热情描写女性,关切妇女的切身问题。的确,在古今中外作家的心灵和文艺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据了重要地位。“五四”以来的我国现代小说中,女性,尤其是知识分子女性,数量较多,有的人物形象非常丰满。考察一下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女性形象的嬗变、演进,寻求她们在文学史中渐变的轨迹和参照系统,无疑是很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