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个性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少女时代”的远逝——铁凝女性审美意识流变论略
-
作者:
逄锦波
来源: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化
少女时代
审美主体
女性审美意识
-
描述:
凝的这一审美追求在时代文化语境的制约和作家主体审美意识自觉追求的互动作用下 ,最终实现了从对“少女时代”审美风格的向往到逐步走向女性文学个性化追求的审美嬗变。
-
边缘与颠覆:克里斯特瓦的女性主义诗学
-
作者:
罗婷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性
女性特质
记号语言
个性化
-
描述:
克里斯特瓦的女性主义诗学融汇了多种理论。本文着重探讨其中涉及的女性的边缘地位、记号语言和女性特质。她不仅批判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解构父权制二元对立的观念 ,而且对女性主义本身进行了理性的审视。她强调个性差异、反对本质论和政治化的女性主义主张使她成为法国独具特色的女性主义理论家。
-
全文:克里斯特瓦的女性主义诗学融汇了多种理论。本文着重探讨其中涉及的女性的边缘地位、记号语言和女性特质。她不仅批判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解构父权制二元对立的观念 ,而且对女性主义本身进行了理性的审视。她强调个性差异、反对本质论和政治化的女性主义主张使她成为法国独具特色的女性主义理论家。
-
《到灯塔去》:自性的实现
-
作者:
杨景莎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尼玛斯
心理学
个性化
自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吉尼亚·吴尔夫是英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小说、艺术评论等创作方面成就卓著。发表于1927年的著名意识流及女性主义小说《到灯塔去》以其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而著称文坛,为她奠定了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的地位。
本文着眼于吴尔夫一向提倡的非个人化写作、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对人类心理关注等特点,尝试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运用荣格有关自性的论述,来探讨小说的女性主义思想内涵。文章通过对小说中三位女性人物的心理分析,试论小说对自性实现过程的展示。文章认为,作为传统女性象征的拉姆齐夫人,由于完
-
珍妮的个性化进程:用荣格原型理论分析《他们眼望上苍》
-
作者:
任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格面具
原型
阿尼姆斯
个性化
他们眼望上苍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1891-1960)是非裔美国文学重要的女性作家。她是小说家、民俗学家、剧作家和人类学家。她被认为是黑人女性文学之母。艾丽斯·沃克和托尼·莫里森及其他黑人女作家都受到她的影响。她的作品体现了黑人女性的觉醒,被看作是黑人女性文学的里程碑。《他们眼望上苍》(1937)被认为是佐拉·尼尔·赫斯顿最优秀的作品。1937年这部作品刚发表时,并未受到今天的这种关注。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佐拉·尼尔·赫斯顿以及她的作品获得了人们的重新发掘和评价,关于赫斯顿和
-
郭小东论
-
作者:
陈忠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观分析
人性
曼陀罗
评论
知青文学
个性化
小说世界
中国当代
女性文学
知青运动
-
描述:
郭小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