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以女性为“精神依托”的谷崎润一郎文学―从个人层面到国家层面的升华
作者: 刘芽南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谷崎文学   救济   国家   个人   女性  
描述: 日本耽美主义大家谷崎润一郎,五十五年不懈笔耕,构建起华丽而丰饶的文学世界。推荐他为195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候选者的三岛由纪夫,在推荐书中大力称赞他是“以最高水准成功地将日本古典文学和西洋现代文学完美融为一体的作家。”1964年,他成为首位当选为全美艺术院?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名誉会员的日本人。但是,与海外的好评形成鲜明对照,日本国内对谷崎才能及其创作的评价并不高。整体而言,进入现代以后,从各个层面、方面对谷崎及其文学的研究呈增加趋势,且渐获较高评价。在中国,虽然也呈增多趋势,但仍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谷崎文学研究
从《女子世界》看晚清女性的身份建构
作者: 邱利平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子世界》月刊   国家   身份   个人   女性  
描述: 创刊于 1904年的《女子世界》,是一个处于救亡图存时代语境下的产物,它以其激烈的言辞主张男女平等,抨击封建礼教,鼓吹政治革命与家庭革命并举,为塑造能宜家救国的新女性形象积极地建言献策,成为辛亥时期影响最大的女子报刊之一。本文就以《女子世界》为研究对象,首先是探究《女子世界》所处的时代语境,主要是以西方女权学说的兴起及其“本土化”作为观照角度。此外,还通过《女子世界》的创办情况,其编者、作者和读者,编辑、出版与发行的相关考证来探讨其自身的影响与话语环境的营造,这也是对期刊基本物质性概貌的梳理。其次是考察《
从《托诺—邦盖》看威尔斯关于个人与社会人的二元构建
作者: 刘李平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衰败   他者   个人   科学   社会人  
描述: ;另一方面,他又热心社会和政治改革,企图寻找一条救国之道。在他的生活和小说中,威尔斯极力体现了他个人目标与社会理
张默君用爱情塑造了他
作者: 岳晓东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目标   民国时期   留学生   个人   爱情故事   夫妻  
描述: 必须是留学生;武做大将军;文要掌官印。邵元冲将她的3个苛刻条件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人生的长河中,再没有什么比爱情更能唤起一个人的斗志,这是因为面对爱情时,人总是在追求自我面目的新高点、新形象
‘我们是男旦角兒’——一门艺术的时代兴衰史
作者: 王璟   彭治国   王同   吴昱含   姜萌   来源: 优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旦角   中华世纪坛   现场观众   黄金时代   兴衰史   艺术   个人   女性形象  
描述: 阁、“尚派”传人牟元笛、“程派”,传人杨磊、“荀派”传人尹俊齐聚中华世纪坛,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各自流派的精彩唱段。在聊到自己所热爱并从事的这门行业时,四人表达出了惊人的一致性:每个人都经历过从失落到平和
性与性别视角下的灾害社会工作
作者: 裴谕新   来源: 中国社会工作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国际会议   灾害社会工作   大地震   幼儿   个人   性别视角   爷爷  
描述: 2011年10月我参加一个性别与减灾的国际会议,一位日本来的女性研究者告诉我们,在1995年的神户大地震之后,作为救灾人员,她接触到一例强暴案:一名带着幼儿的女子,因为临时房屋紧张,和“友善的”爷爷辈的邻居住在一起。她一个人带幼儿不方便外出,邻居爷爷便时常帮忙买东西
关注工业化时代个人的社会存在形式: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2009年年会在浙江金华召开
作者: 周祥森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化时代   中国   个人   近代史研究   年会   浙江金华   社会存在形式   世界  
描述: 2009年10月16~18日,由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2009年年会在浙江金华召开。参加这届年会的有近百名代表,他们来自全国57所高校或科研机构。会议收到论文60多篇,是历届年会中收到论文最多的一届年会。这届年会的主题是“工业化时代(包括原工业化)的社会关系”,内容包括:劳资关系的冲突、演变与协调;妇女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封建统治阶级或其残余与新兴阶级的斗争与合作;政府处理各种社会冲突的决策及其变化;思想界对这时期社会冲突的反应;舆论或媒体与社会冲突的关系;等等。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不
个人的”如何是“政治的”:我的性别研究反思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马克思主义   社会性别制度     个人   女性文学   性别研究   女性主义  
描述: 笔者通过回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当下的近20年时间中有关女性文学与性别研究的学术历程,描述了以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思想史研究、文化研究等不同方式进入性别问题讨论的具体路径。在反思个人研究经验
从人到女人再到个人,女人比男人更是人
作者: 丁满   来源: 新作文(高中生适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男权社会   沉淀物   个人   林白   女性文学   女性人文主义   男人   集体无意识   中国女性  
描述: 最近把"夜不能寐"都献给了女性文学。其中有重读的,有新读的。不管怎样,从林白读到虹影,一个感受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女性的××意识。这个××处可以填的词语很多,比如隐忍,比如苦难,比如奉献。总之在一个男权社会中,××与美好无关。我自觉女性生来就带着一种奴性,尤其是中国女性。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按照荣格的说法,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
文学:个人心灵的景观:王安忆的文学观管窥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西部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体验   王安忆   情感   个人   文学观   小说   心灵   心灵世界   文学批评方法   景观  
描述: 王安忆是一位有着十分自觉的文学观的当代作家。她的文学观主要是以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创作实践体悟和理论思考阐发的,也部分地体现在她对其他作家作品的批评和对经典作品解读的言论中。王安忆的文论涉及到文学的本质、情感、人物、故事、语言、形式、作家的生活体验、女性文学、文学批评方法等诸多方面。她的文学观既有对传统文学观的认同,也有对传统文学观的突破与颠覆,有她对自己体认的文学理念的自觉坚守。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