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两性对话】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女性文学批评的几个关键问题思考:从“对话与参与”的角度谈起
-
作者:
吕颖
来源: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
两性对话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正是由于缺乏与本土男性批评者的对话意识,才导致了对西方女性主义某种程度的认同与盲从。对于女性文学批评而言,如何理解“对话”的含义、如何理解“性别身份”、如何处置西方女性主义与本土女性文学批评的关系、如何对待女作家创作是保持批评生命活力的几个关键问题。身处主流批评领域的男性批评者能够参与女性文学批评的对话,是在为女性文学批评的更好发展提出意见。
-
试论我国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
-
作者:
王继锋
王吉正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空间
母亲神话
多元化
两性对话
-
描述:
2 0世纪 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了“百花竞艳”的多元化格局 ,女作家们以细腻的笔触对女性的日常生活、情感、欲望进行描写 ,使文学对人关注的中心点产生了根本性的位移 ,实现了对男性霸权的一种颠覆。随着女性文学的发展、繁荣 ,女性文学未来的走向应尽早过渡到两性对话阶段 ,这也许是女性文学创作今后的发展方向。
-
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张扬
-
作者:
吴思敬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男作家
男权话语
女性文学批评
冰城
当代女性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不可通约性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两性对话
-
描述:
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张扬
-
解读荒林
-
作者:
丹妤
来源:
法制日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视角转换
中国当代文学
男性视野
长江与黄河
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生命体验
女性文学
两性对话
女性主义
女性视野
-
描述:
解读荒林
-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十五年
-
作者:
王光明
荒林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人的解放
女作家
林白小说
女性话语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男性写作
女性写作
两性对话
-
描述: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十五年○王光明荒林王光明:1995年可以说是女性文学的狂欢节,是女作家神采飞扬志得意满的一年。中国女性写作经过几年的过渡,终于在1995年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个高潮的标志就是质量不俗的女性文学作品成批出版,像“风头正健女才子丛书”...
-
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采薇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1世纪
发展态势
身体写作
语境
人文关怀
综述
性别身份
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
两性对话
-
描述:
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6——30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就学界所关心的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提出了“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这一宏观研讨课题。目的是总结自’95世妇会以来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推动女性文学研究向专业化学科化方向发展。
-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前景
-
作者:
谭湘
来源:
红岩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中国女性文学
发展前景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写作
两性对话
-
描述:
时间:1998年11月12日地点:重庆沙坪坝金太阳宾馆主持人:谭湘谭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秘书长、《当代人》副主编):我参与女性文学研究的时间不长,本来无意于主持这个"新中国文学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中的"会中会",可是几天来,一拨儿一拨儿的女同胞找到我,交流或述说我们彼此对于女性文学的热情以及新的思考或发现,大家都有意以一个专门的时间坐一坐;而恰好许多男性精英也出现在这个当代文
-
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采薇
来源: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态势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立场
作品
台湾女性主义文学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学术研讨会
两性对话
-
描述:
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
两性对话:重读我们的身体和性
-
作者:
荒林
王光明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中国文学
文学作品
王安忆
女性主义写作
性欲
女性写作
性话语
两性对话
-
描述:
荒林:在描写女性的文学和女性文学作品当中,人的身体的性欲被重新阅读和阐述,这是八十年代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为什么在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当中,身体和性欲被如此广泛地讨论呢?为什么这种讨论甚至不限于文学的范畴呢?性话已浮出历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