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上海文化特质的象征:《长恨歌》中王琦瑶形象的解读
作者: 刘青兰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特质   上海   王琦瑶   女性形象  
描述: 王安忆以浮雕与工笔交安错的手法,以绵密细致、委婉从容的笔调,在上海都市视野下,深入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写了王琦瑶的一生。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支细腻而绚烂的笔写的哀婉动人,跌宕起伏。王安忆笔下的王琦瑶代表着上海的文化特质。如王安忆自己所说,王琦瑶的形象就是我心目中的上海
上海作为考察女性解放的地域意义及女作家的选择
作者: 刘芳   来源: 学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女作家   女性解放  
描述: 上海作为特殊的东西方缓冲地带的地域及文化特征,使它成为了研究东西方文明交汇、新旧思想文化碰撞的重要平台。而对上海女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考察,就成为了中国女性解放历程中的一个有价值的“切片”,这些女性形象的解放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论白先勇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命运与上海
作者: 罗秋香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白先勇   女性命运  
描述: 白先勇的小说因为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刻画而享誉中外,而这一系列的女性形象中,上海女性则更显得光彩夺目。白先勇以回忆的思维方式将上海这个城市的一些属性与女性人物形象塑造联系起来,刻画了一系列的上海女性
上海的纪念活动(1924-1937年)看我国多样的妇女节
作者: 任祖凤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活动   多样性   上海   妇女节  
描述: 三八国际妇女节作为妇女解放运动的纪念日传入中国后,上海纪念活动的参与者既有国民党的妇女组织,也有其他民间妇女团体,具体活动包括纪念集会与文字宣传。众多妇女团体的参与使得三八节的纪念活动呈现出多样性
论陈丹燕的上海城市书写
作者: 王楚楚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   陈丹燕   城市   女性  
描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关于上海的“怀旧”热潮席卷了上海文坛,关于上海城市和历史的书写层出不穷,在众多作品和作家中,陈丹燕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她有关上海城市书写的作品数量众多,涵盖广泛,对于上海
王安忆笔下的上海“民”情和“市”相
作者: 周晨燕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独特风采   “市”相   都市小说   “民”情  
描述: 王安忆创作了许多都市题材小说,这些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描写上海民众日常生活和塑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来展现上海这座城市的面貌。王安忆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上海人善良的形象和城市文明的宽容之美,形象地描绘了上海的弄堂、鸽群等事物,完成了一幅美丽的城市风景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上海地区女子争产案考察
作者: 唐丹丹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   女子   立法演变   司法实践   财产继承权   20世纪30年代  
描述: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传统法律与西方法律激烈碰撞。其间尤值得瞩目的是,千百年来女子不敢奢求的财产继承权取得了突破。在上海这样一个最早开埠,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城市,以盛氏女子争产案(1926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