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妇女心态的畸形史:试论巴金笔下悲剧女性形象
作者: 周芳芸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曾树生   巴金   觉新   旧式妇女   丈夫   沈氏   女心   悲剧女性   新女性   封建专制  
描述: 在中外文化史上,文化智慧是男性的天地。男性是力量和权力的象征,而女性只是感性的尤物,男人的附属品。这不仅成为几千年封建专制的法理定规,而且作为传统文化意识的积淀,也渗透在女性的深层意识中,成为女性心理定势,铸成女性人格深层弱点。在巴金笔下,无论是出身卑微的奴婢丫环,或看似养尊处优的小姐、少奶奶,有权势的阔太太;无论是通晓诗书礼义的才女,或受“五四”新文化熏陶洗礼的新女性,皆冲不破这一传统文化的怪圈,跳不出这封建心狱。“正如任何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一样,人们也不能选择一出生就包围着,被感染着的传统文化”。巴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从妮丹和巧珍得到的启示
作者: 冼睿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人   启示   封建意识   帮撑   大作家   婚姻   丈夫   爱情   女性形象   妻子  
描述: 谭谈是一个有着仁厚心肠的君子,在他那看似粗笨憨实的外形里,包容着善于体察女性疾苦的细心和敢于为妇女鼓呼的豪气。谭谈说过,他的创作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热爱的人”,他热爱那些把爱情无私地献给普普通通矿工的女人,因此写出了一个光彩熠熠的金竹(《山道弯弯》),并由此发韧,写出了形形色色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在我们所处的脱胎于几千年封建社会孕育的当代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意识、封建道德观念已不能从制度上左右人们的行动,
从阿毛姑娘到杜晚香——试谈丁玲小说中的三个工农女性形象
作者: 曹秦波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毛姑娘》   丁玲   命运   丈夫   《我在霞村的时候》   作品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杜晚香》   小说  
描述: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以处女作《梦珂》的问世步入文坛,又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使文艺界为之震惊.同时,也使她以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而驰誉海内外.但才华横溢的作家却不满足于仅仅描写知识女性.不久,她便以同样的风格和情调,写出了反映工农妇女寻求光明与幸福、逐渐觉醒的第一篇小说——《阿毛姑娘》.此后,丁玲小说的题材进一步扩大,主题也更加升华,陆续写出了《我在霞村的时候》、《杜晚香》等多篇作品.运用她那“细腻而又大胆,生动而又质朴,深刻而又无雕凿之感”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阿毛、贞贞、杜晚香等
中西文学中女性形象对待婚姻爱情的不同态度
作者: 李玉莲   高玉鹏   来源: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不同态度   婚姻爱情   中国女性形象   罗切斯特   丈夫   中西文学   梁山伯   未婚女子   婚姻制度  
描述: 女性历来是文学关注的对象。无论是中国文学(不包括当代文学),还是西方文学,都塑造了灿若星河的女性形象。而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婚姻爱情生活又往往是着墨较多的一个侧面。将中西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群体加以对比,就会发现二者对待婚姻爱情的态度有着许多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中西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规定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女性的抉择和作家的倾向,从而最终形成文学形象的不同特质。本文仅就中西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对待婚姻爱情的不同态度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古代“女强人”形象拓展:《水浒》女性人物简论
作者: 张蕊青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一丈青   妇女形象   简论   男子   主体意识   丈夫   古代妇女   拓展   女性人物  
描述: 中国古代妇女早在《诗经》里的形象多为“窈窕淑女”、“宜室宜家”,她们美丽善良,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以嫁人为归宿,丈夫、儿子显达为荣耀,都是男子的附属品,女子被抛弃,只是“哀怨”而已,如《氓》,虽吐露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