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丁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论宫本百合子与丁玲的女性解放意识
-
作者:
马荧晗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宫本百合子
丁玲
觉醒
女性解放
-
描述:
受十九世纪末期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中日两国文坛涌现出大批具有觉醒意识的女性作家,宫本百合子和丁玲就是其中颇受瞩目的两位。百合子和丁玲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压迫和先进思想的熏陶,内心对于自我解放的渴望
-
从梦珂到曼贞:试论丁玲1920到1930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流变
-
作者:
王书博
来源: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珂
丁玲
流变
女性形象
曼贞
-
描述:
丁玲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延续性,但同时亦有变化。在丁玲的早期作品中,梦珂、莎菲等新式女性形象的塑造明显带有作者丁玲的个人影子。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丁玲对新式女性的看法
-
论童年经历对丁玲早期(1927-1929)文学创作的影响
-
作者:
田明明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爱缺失
丁玲
文学创作
童年经历
女性形象
-
描述:
童年往往为人记忆深刻,童年的不幸往往影响人的一生,作家亦是如此。丁玲是我国现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女作家,其坎坷曲折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为其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作品既带有自传性,又具有强烈
-
从男权偶像的崩塌看女性意识的崛起:试论丁玲、萧红、张爱玲笔下男性形象塑造
-
作者:
曲慧芳
来源: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性偶像
女性意识
丁玲
萧红
-
描述:
丁玲、萧红和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三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他们张扬着女性意识的大旗,站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制高点上,对男性形象进行了颠覆性的描写,撕开了千百年来男权中心思想统治下男性身上神圣化
-
丁玲与姜敬爱小说的女性形象比较:以1920-1930年代作品为中心
-
作者:
孟庆颜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语境
女性意识
丁玲
女性形象
姜敬爱
-
描述:
丁玲(1904-1986)和姜敬爱(1907-1943)是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她们都在近代到现代这一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历史诉求,两人有相似的社会文化
-
试析宗法文化视阈下丁玲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类型
-
作者:
冯晶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反封建
丁玲
宗法文化
性别
-
描述:
宗法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丁玲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背景因素。本文以宗法文化为视角,结合性别研究方法,对丁玲农村题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谱系进行梳理,展现丁玲小说反宗法主题及其对人类解放
-
疾病书写与疾病隐喻:以路翎、张爱玲、丁玲笔下的“病妇”为中心
-
作者:
刘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疾病隐喻
张爱玲
疾病书写
丁玲
病妇
路翎
-
描述:
“疾病”的概念在人类文化中,从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现象,它本身负载着很深的象征意味以及哲学色彩。更重要的是疾病在文学中的功用往往作为比喻,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疾病意象就必然带有比疾病本身更为深刻的内涵。在中国现代文学长河中,“疾病”成为对于国家现状和国民精神常见的一种隐喻。“病人”和“病国”’的隐喻意义因此有了丰富的内涵并成为了贯穿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传统。但是需要注意到在这个传统中,更多的疾病代言人是女性,那么对女性疾病与身体的描写以及对女性病态的隐喻诉说等等说明女性的病态是一种真实的缺陷还是一种
-
女性的发现与自我言说:以丁玲、萧红、张爱玲为例
-
作者:
李晓凤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张爱玲
女性的自我言说
文化
丁玲
萧红
作品
-
描述:
在中国女性的发现与自我言说史中,丁玲、萧红和张爱玲具有特殊的阶段性意义。她们在“五四”落潮后登上文坛,与第一代女性作家不同,她们是一群正视历史、解构历史的女作家。她们敢于写女性个人的苦闷、女性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