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迷失与寻归:论《紫颜色》中西丽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 唐慧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颜色》   觉醒   艾丽斯·沃克  
描述: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中最具影响力、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紫颜色》(1982)是沃克的代表作,并于次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妇女主义”是艾丽斯·沃克为了区别于主流女权主义而创造出来的。主流女权主义在反对性别歧视的同时,又蔑视黑人妇女,甚至会为了满足白人妇女解放的需要而进一步压迫黑人,显然黑人妇女难逃这种压迫之苦。于是,“妇女主义”思想应运而生,成为黑人妇女自己独特的宗旨和目标。妇女主义反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女权主义反对性别歧视,把男人看成敌人,认为男女间的
声音与交流:《紫颜色》的妇女主义解读
作者: 黄慧丽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颜色》   女性声音   艾丽斯·沃克  
描述: 作为美国文学界的一名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1944-)非常关注黑人的生活状况,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命运。她的作品《紫颜色》是一部关于黑人女性成长的成功作品。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妇女遭受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在男性主导的父权制社会里,她们的声音被忽略,被迫保持沉默。小说自出版以来一直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兴趣。他们聚焦于沃克的妇女主义,分别从小说中的人物、结构、象征和语言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学者从妇女主义的角度关注《紫颜色》中的女性声
爱与拯救—《紫颜色》的妇女主义解读
作者: 任娜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颜色》   爱与拯救   艾丽丝·沃克  
描述: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发人深省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美国文学和文化新领域,形成了新思潮和新理论。从长远意义来说,黑人女性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人们深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加深了人们对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理解、认知与探究。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紫颜色》使她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黑人和女作家的双重身份和生活经历使她切身体会到黑人妇女生活的艰辛。本文运用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理论对《紫颜色》进行解读,通过解读得出结论
论《紫颜色》对菲洛美拉神话的妇女主义重写
作者: 王远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紫颜色》   菲洛美拉神话   重写  
描述: 艾丽丝.沃克发表于1982年的长篇小说《紫颜色》堪称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传统中的一朵奇葩,曾两度轰动美国文坛。第一次是在小说发表的次年,它一举同时获得美国文学界最主要的三项大奖,即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另一次是在1985年,由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多项提名。由此,小说的影响力可略见一斑。《紫颜色》作为一部经典作品,自发表以来不断的被重新阅读、审视。研究这部作品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分别有评论从历史小说或心理分析范例的角度分析《紫颜色》的主题;或者把小说置放于童话和爱情故事的范
在苦难中生存
作者: 曹姗姗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颜色》   黑人女性的成长  
描述: 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对当代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一直致力于探寻和创造新的文学形象。当代黑人女作家,如托尼·莫里森,通过塑造普通黑人妇女复杂的生活状况对她的文学方法做出呼应。沃克的作品对种族、性别、阶级等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它们都无一例外的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塑造黑人妇女在双重压迫下的遭遇以及她们寻找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沃克许多作品举世闻名,《紫颜色》是其代表作。该小说1983年连获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三项大奖。中国著名学者陶洁在《紫颜色》汉译本的扉页上
《紫颜色》中生态体系的构建与颠覆
作者: 范小红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颜色》   生态体系   颠覆   生态意象   构建  
描述: 《紫颜色》中构建了一个从掠食者到牺牲者的完整生态链,以一幅生态画卷将美国社会和文化呈现出来,将女性形象及其成长历程以鲜活的生态意象展示在读者面前。通过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互助,发动了一场由下而上的颠覆,实现了生态循环,表达了艾丽斯·沃克两性平等和生态和谐的愿景。
从《他们眼望上苍》和《紫颜色》看黑人新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蒋曙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颜色》   赫斯顿   沃克   《他们眼望上苍》   黑人妇女形象  
描述: 本文分析了《他们眼望上苍》中对珍妮的形象塑造和《紫颜色》中西丽亚的形象塑造,探讨了赫斯顿和沃克如何在作品中塑造全新的黑人妇女形象,并通过对两部作品中的中心意象骡子、梨树和紫颜色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揭示两部作品之间的传承关系,特别是“妇女主义”思想在两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浅析《紫颜色》的美学意蕴与社会价值:基于女性主义视角
作者: 魏琛琳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紫颜色》   新生   艾丽斯·沃克   女性主义  
描述: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艾丽斯沃克·沃克的代表作,更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实践了沃克妇女主义的理想。作者以其独特的方式叙述了黑人妇女西丽14—40岁从失语状态到逐渐觉醒、颠覆父权话语,赢得个人独立和个性解放的生活历程。文中既有对黑人女性重建女性主体的描述,也有对西丽与莎格之间同性恋行为的刻画,更有生态女性主义的情怀。作者将主人公重建女性主题的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塑造了极为立体的黑人女性形象。笔者拟从黑人女权主义、生态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同性恋女权主义等角度切入分析,将这个黑人妇女
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读爱丽斯.沃克的《紫颜色》
作者: 洪晓芳   陈玲   来源: 文学与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颜色》   成长   苦难   觉醒   黑人女性  
描述: 爱丽斯-沃克的<紫颜色>塑造了许多成功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角度揭示黑人女性从受奴役到自我觉醒的过程.
歧视下的反抗与新生:《紫颜色》中索菲亚形象分析
作者: 陈晶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颜色》   女权主义   黑人女性   索菲亚   女性文学  
描述: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该书通过对一系列的女性人物的塑造揭示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以及她们的觉醒和反抗,其中反抗意识最为强烈的便是索菲亚这一人物。索菲亚是传统黑人男性眼中黑人女性的“异类”,她面对黑人男性和白人的压迫奋起反抗,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尊重以及不掺杂任何歧视的纯粹的爱情。她用自己的言行向广大的黑人妇女宣告:若想获得自由和独立,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服从”。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