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程惠敏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分析   《宠儿》   女性人物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知名的黑人女作家,也是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宠儿》是她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她在《宠儿》这部作品中,以独特的笔触关注了黑人同胞的命运。本论文通过对《宠儿》的文本细读,对小说中女性人物进行分析,以期从全新的视角解读世界文学巨匠的经典之作
小说《宠儿》改编电影的文化隐喻
作者: 房丽颖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隐喻   《宠儿》   女性  
描述: 作为文学改编电影的代表作品,1998年由乔纳森·戴姆执导的好莱坞电影《宠儿》,在尊重托尼·莫里森原著故事的基础上,采用隐喻性创作手段对原著故事内涵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深化。电影通过跳跃的时空记忆、三代黑人女性的人物形象及非洲意象元素构建而成隐喻体系,对影片主题进行了多层次的阐述,而且为现代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满足了文学改编电影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双重需要。
《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身体
作者: 司书贤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黑人女性身体   《宠儿》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展现了黑人群体在奴隶制下所受的剥削压迫,尤其是奴隶主对黑人女性的非人性的待遇和身心摧残。作者通过刻画描写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人物身体,回忆起黑人同胞不愿被提起和无法言说对的痛苦的历史遭遇。
《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身体 ——黑人奴隶制历史的铭刻
作者: 司书贤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黑人女性身体   《宠儿》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展现了黑人群体在奴隶制下所受的剥削压迫,尤其是奴隶主对黑人女性的非人性的待遇和身心摧残.作者通过刻画描写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人物身体,回忆起黑人同胞不愿被提起和无法言说对的痛苦的历史遭遇.
《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身体——黑人奴隶制历史的铭刻
作者: 司书贤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黑人女性身体   《宠儿》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展现了黑人群体在奴隶制下所受的剥削压迫,尤其是奴隶主对黑人女性的非人性的待遇和身心摧残。作者通过刻画描写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人物身体,回忆起黑人同胞不愿被提起和无法言说对的痛苦的历史遭遇。
论托妮·莫里森《宠儿》的女性主义叙述声音
作者: 杨克菲   来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宠儿》   女性主义   叙述声音  
描述: 《宠儿》是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一部描写在残酷的奴隶制下一个黑人女性作为女儿、妻子、母亲以及社会一份子的文学作品.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作者本身及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叙述声音.
残酷现实中的一曲美妙旋律:托尼·莫瑞森《宠儿》中塞斯的对和谐生活的追求(英文)
作者: 孙小静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解放   精神解放   《宠儿》   和谐的生活  
描述: 托尼·莫瑞森是一位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是其代表作。在小说中,她描述了一些非裔美国人真实的前奴隶生活,把这段悲惨的历史展现在所有有色人种的面前。莫里森鼓励黑人们勇于回顾过去的历史,帮助他们过上和谐的生活:享受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双重自由。本文集中分析了小说中的一名女性人物:塞斯的精神解放和身体解放的过程。
在残酷中寻找启示:《宠儿》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薛文艳   来源: 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宠儿》   女性主义  
描述: <宠儿>是美国20世纪最耀眼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惊世之作,它以赤裸裸、血淋淋的母爱震撼着世界.作者用这个令人颤栗的故事来阐释在男权主义和种族主义夹缝中生存的美国黑人女性独特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本中人物母性形象的重塑、男性形象的缺失以及一系列女性人物意识的觉醒与演变解读作家的女性意识.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宠儿>的主题.
在残酷中寻找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宠儿》   女性主义  
描述: 《宠儿》是美国20世纪最耀眼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惊世之作,它以赤裸裸、血淋淋的母爱震撼着世界。作者用这个令人颤栗的故事来阐释在男权主义和种族主义夹缝中生存的美国黑人女性独特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本中人物母性形象的重塑、男性形象的缺失以及一系列女性人物意识的觉醒与演变解读作家的女性意识,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宠儿》的主题。
托尼·莫里森对女性哥特小说的继承与颠覆——以《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为例
作者: 董婉宁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宠儿》   继承与颠覆   《所罗门之歌》   女性哥特小说  
描述: 《所罗门之歌》和《宠儿》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经典之作,在她的这两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哥特元素,揭示了女性哥特的独特魅力,并以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展示了传统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悲惨遭遇。本文突破传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用哥特解读法分析托尼·莫里森这两部作品对女性哥特主义小说的继承与颠覆,展现黑人女性文学之美。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