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同一种制度,同一种命运:《奥德赛》与《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刘桂芹   来源: 祖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西游记》   《奥德赛》   女性形象   相似命运  
描述: 比较分析《奥德赛》与《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她们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天上的女神受命于至高无上的男神,为男性英雄保驾护航,是男性的代理;凡间的贵妇恪守妇道,是男性的附庸;异界的女妖欲望横流,是男性英雄的羁绊。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相似性表明:同处父权制度下的不同时空的女性具有相似的悲惨命运。
佩涅洛佩的纺织和梦——论《奥德赛》的女性主义
作者: 陈戎女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纺织     佩涅洛佩   《奥德赛》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从《奥德赛》中佩涅洛佩的纺织计谋和她的20只鹅的梦入手,从女性的纺织和梦这两个向度,切入争论不休的《奥德赛》女性主义的问题。提出通过织、拆、再织的织制方式,佩涅洛佩编织出女性的智慧机巧(mêtis),而她对梦的理解和解释则显示出对欺骗性梦幻的抵制及对女性名誉(kléos)的追求,诗中两个场景的交织,整合了一个机智、审慎和品性卓越的女性形象。本文旨在现代与古代(希腊)女性主义的差异视野下,审视佩涅洛佩形象隐含的意蕴及《奥德赛》充满歧义的女性主义思想。
《荷马史诗》中的“矛盾”妇女观
作者: 万征宇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献   安德洛玛克   奥德赛   一个女人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   佩涅洛佩   《奥德赛》   布里塞伊斯   妇女观  
描述: 《荷马史诗》男性争斗的描写中渗透着时代妇女观念的变动。本文将通过解读其中一些主要女性形象来阐明此种变动的内涵。翻开一部《伊利亚特》,抛开故事的细节,仅从大的框架上着眼,我们会发现,整个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引起的一场一群男人间的斗争。而影响战争走向的重要情节之一,也即史诗叙事之始——阿喀琉斯的愤怒,究其原因,也在于一个女俘的归属问题。至于《奥德赛》,“……早在1713年,现代文献学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五) 文明进步的颂歌——《诗经》中所体现的爱情意识
作者: 郑苏淮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明进步   爱情观   文明社会   社会地位   《诗经》   爱情意识   爱情诗   《奥德赛》   女性形象  
描述: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研究《诗经》的文章、著作,篇幅远远超出了《诗经》自身的千万倍,其中名篇之多,令人举不胜举。因此,笔者研究《诗经》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选择。本文不是全方位的、而仅试从《诗经》中所反映出的爱情意识和妇女的社会地位入手,作些社会历史的研究,从而成为“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专栏中之一篇。 (一) 《诗经》的时代,一般认为是周初至春秋中叶,从时间上说,约为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诗经》是这长达约五个世纪中诗歌的总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为丰富,致使不少历史学家、
“被缚的女人群份”解读
作者: 李权华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利亚特》   古代文学   裴奈罗佩形象   《奥德赛》   战争   女性形象   文学研究   克鲁泰奈斯特拉形象   史诗  
描述: “被缚的女人群份”解读
中西爱情剧和女角塑造的比较
作者: 李万钧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中西戏剧   爱情悲剧   奥尼尔   《西厢记》   爱情剧   《奥德赛》   女性形象   剧作家   中国戏曲  
描述: 中西戏剧都有大量的爱情剧,“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理,也是中西戏剧的一个永恒母题。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奥德赛》就写了奥德修与潘奈洛佩夫妻二人的团圆。所谓“迎合观众的心理”(《诗学》语),不就是“迎合”民族心理么?亚里斯多德想贬低《奥德赛》的“双重结构”,却无意中道出了《奥德赛》的另一种价值,这是亚氏始料不及的。荷马既是第一个伟大的史诗诗人,又是第一个伟大的戏剧诗人,这是亚氏说过的。《奥德赛》就是西方文学“大团圆”的第一部作品,从戏剧角度说,也是这样。 西方的爱情剧不乏“大团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