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五四”】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五四”启蒙叙事中的知识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吕言侠
来源: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知识女性形象
启蒙叙事
-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一场思想和文化观念领域的巨大变革唤醒了在黑暗的历史隧道中沉睡了几千年的中国妇女,奏响了一代知识女性灵魂觉醒的伟大序曲。然而传统和现代两种思想的交融使她们本身的生存状态与成长道路充满了挫折与痛苦,新思想与旧传统的争斗,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家庭与事业的矛盾……
-
“十七年”女性政治身体书写的美学批判
-
作者:
韩敏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社会性成人”
政治身体
女性媒介形象
-
描述:
在20世纪女性形象书写史中,"十七年"(1949-1965)的铁姑娘等女性政治身体书写因为缺乏女性特征被排除在历史之外。如果从20世纪女性运动历史整体的角度来看,"十七年"的女性政治书写实际上是从政治学与社会学角度解决了"五四"时期的"拉娜"出走之后的问题。"十七年"的铁姑娘等政治身体则为中国女性平等权利建构了合法性的知识阐释体系,建构了女性的"社会性成人身份",也为新时期(1978年以来)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提供了知识前提。因此,"十七年"女性政治身体的书写在20世纪女性美学书写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
-
“五四”及20年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与符号表征
-
作者:
逄增玉
孙晓平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中国形象
新文学
表征
-
描述:
"五四"及20年代的现代文学作品,皆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言说和描写国家与地方乡土形象。作为启蒙主义的代表作,鲁迅的小说以故乡为中心能指符号,具象而隐喻地通过一系列空间物象展示中国形象的否定意义。浪漫主义的创造社诗人郭沫若则通过动物性形象与女性形象隐喻中国形象,这种隐喻的背后和深层是对设计和再造"新中国"的自信。闻一多则亦以社会性与自然性物象、积极和消极的两级对立情感对中国形象予以描绘,内里自有诗人思想的积淀。而受社会进化论与救亡思潮影响的郁达夫与老舍等小说家,也在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织中,对真实与想象的中
-
“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及其小说中男性形象
-
作者:
杨柳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
女性作家
男性形象
-
描述:
“五四”时期,中国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折射了女作家性格由觉醒到独立的过程。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者关注于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而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她们笔下成功的女性形象相比,男性形象的塑造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方面由于当时女性对男性世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是她们的创作方法上还有一定的局限。 本文分两篇来论述“五四”时期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 上篇,为了更好的把握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第一代女作家们的影响,本文从整体上对
-
五四时期女性悲剧形象研究
-
作者:
陈苹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
悲剧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
描述:
通过分析"五四"时期悲剧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之所以会有此悲剧命运:第一,因为女性自身缺少经济独立的能力,她们必须依靠男性,服从男性.第二,因为她们生活的是一个封建的、非人的性别歧视的社会、一个男权主义的社会.如今,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法律制度、人们的?
-
从五四到抗战:中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
作者:
张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
男性形象
女性小说
抗战
-
描述:
从“五四”到抗战时期,中国女性作家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反映了女性视野中不同历史阶段男性的表现形态和性格内涵,展现了女性作家对男性的认识、想象、反思和批判的过程,折射出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由觉醒而失落再到独立的历史进程。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女性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失衡现象,即偏重于以作品中的女性为研究焦点,如女性人物形象、女性问题等,而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弥补这一女性文学研究中的缺失,把“五四”到抗战这三十年的女性小
-
“五四”退潮后的系统女性形象(兼谈对莎菲的精神分析)
-
作者:
陈德智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形象
莎菲
系统
精神分析
-
描述:
《莎菲女士的日记》不仅塑造了莎菲这个典型,而且再现了“五四”退潮后的各类女性的特征,这些人物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莎菲性格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形成她的矛盾性格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是性本能与自我本能的冲突。
-
“五四”退潮后的系统女性形象──兼谈对莎菲的精神分析
-
作者:
陈德智
来源:
武陵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形象
莎菲
系统
精神分析
-
描述:
《莎菲女士的日记》不仅塑造了莎菲这个典型,而且再现了“五四”退潮后的各类女性的特征,这些人物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莎菲性格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形成她的矛盾性格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是性本能与自我本能的冲突。
-
“五四”前后月份牌中“女学生”图像的功能研究
-
作者:
时璇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
商业广告图像
“女学生”
视觉文化研究
月份牌
-
描述:
本文旨在对“五四”前后月份牌中的“女学生”图像进行视觉文化研究。在行文中根据具体需要采用了图像学、风格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揭示出当时作为商业广告美人的“女学生”如何进入了月份牌,完成了对“女学生”功能的研究,在月份牌的深入研究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本文首先阐明了月份牌中“女学生”图像的内在逻辑,即“女学生”作为商业广告图像其实是一种“角色扮演”的本质,并交待了“女学生”作为供群众消费的女性图像所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然后通过进行图像分析,探讨了老月份牌中女性形象的身份问题,并找到了她的主要原型基础——贵族女
-
精神困惑 百年变迁——剖析现当代文学中知识女性形象的变化
-
作者:
黄雅玲
来源:
新丝路(下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新时期
百年变迁
现当代文学
精神困惑
学习文化
知识女性形象
科技发展
-
描述:
以“五四”为标志,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知识,学习文化,走进了新学堂。她们开始冲破封建土壤,随着新时期的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西方理念的传入,使得知识女性内心开始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