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53 条
-
我演益西卓玛
-
作者:
丹增卓嘎
来源:
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我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在校期间老一辈院长及老师们把我作为尖子演员的培养对象来授课、关心、指导。回西藏后近36年的话剧演艺生活中在30多台大、中、小戏中较成功地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女性形象,我
-
《红发卡》创作小结
-
作者:
丁嘉莉
来源:
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在影片《红发卡》中,我扮演的是一个中年知识女性的形象。这是与我以往塑造的人物类型不同的,因此感到一定压力。但是,这也是我欣然地接受这部戏的重要原因——我认为这个角色是对自己表演的一次挑战。因为我觉得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最
-
研究生新生SCL-90量表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
作者:
戴民
龚信华
石世平
来源:
第六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90
SCL
研究生
-
描述:
采用SCL-90量表对某高校2个年级研究生新生共1101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通过差异检验发现: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好于全国成人常模;男性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性研究生;党员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党员研究生。
-
从被毁的梦到梦的毁灭者:《最蓝的眼睛》中乔利的性扭曲探析
-
作者:
徐佳雨
来源:
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隐藏故事线
精神分析
黑人男性
男性声音
-
描述:
在黑人文学领域,黑人男性一直是受忽略的研究对象。本文从托妮·莫瑞森的《最蓝的眼睛》着手,试揭露其隐藏的另外一条故事线,还原男主人公乔利的成长轨迹,并在精神分析视域下对其性扭曲行为的根源进行探析,提出在众多的女性研究视角之中淹没的男性声音。
-
跌宕人世的“道法自然”——读张翎长篇小说《邮购新娘》
-
作者:
吴曼娴
来源:
荆楚学术2016年第六期(总第七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人性
成全
宿命
自然
-
描述:
《邮购新娘》是著名海外华文作家张翎的长篇代表作,其内容包罗万象,笔触涉及到市井街道的芸芸众生。"小说通过对三个不同时代却又在精神气质上一脉相承的特殊女性形象的刻画,以及对于各个小人物在命运起伏中关于情感、事业以及精神归属艰难而又执着追求的描绘,在看似徐缓而又极富诗意的故事叙述中,展现了女作家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以及揭示丰富人性的深厚功力。"《老子》曰"道法自然",区区四字道出生命玄机,千百年来,很多小
-
中文口语加工中的首先提及和性别刻板印象效应
-
作者:
冯晖艳
柯贵幸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代词
刻板印象
口语加工
视觉情景范式
-
描述:
使用视觉情景眼动范式(visual-world paradigm)探究首先提及效应和性别刻板印象在中文口语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在该实验所用的语音材料中,包含了明显男女性别倾向的名字、明显性别刻板印象词以及代词的句子,听录音时同步呈现电脑屏幕程序一张含典型男性和女性形象的头像图片,形成了名字性别首先提及性和刻板印象词性别倾向性两个自变量。结果表明,首先提及效应对代词理解的作用更大,具有更高的激活水平,
-
性别话语反思:《浮生六记》与林语堂译本例析
-
作者:
汤■
来源: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浮生六记》是清代的一部非主流作品,20世纪20年代由俞平伯整理出版后,购读追捧者颇众,成为一时之宠。30年代,又被林语堂译成英文,冠名“Six Chqpters of a Floating
-
老年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
作者:
郭晓英
袁一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是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一般以男性血尿酸(SUA)水平420mol/L(7mg/dl),女性357mol/L(6mg/dl)为诊断标准[1]。随着我国国民
-
非临床焦虑个体对威胁性线索注意偏向的习惯化
-
作者:
刘兴华
钱铭怡
周晓林
来源: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多次呈现
焦虑
习惯化
注意偏向
-
描述:
近三十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焦虑个体(焦虑障碍患者、非临床焦虑个体)的认知特点,其中焦虑个体对威胁性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最多。大量研究发现,焦虑个体存在对负性或威胁性线索的注意偏向。本研究采用点探测的实验任务,以刺激呈现次数为自变量,探索随着刺激呈现次数的增加,高低焦虑组(非临床个体)被试对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系统变化。本研究被试为大学一年级新生51名,按照特质焦虑问卷得分将被试分为高焦虑组(非临床焦虑个体)和低焦虑组。其中高焦虑组28人,包括15名男性,13名女性,低焦虑组23人,包括13名男性,10名女性
-
台湾地区性别平等教育政策的发展研究
-
作者:
贾丽敏
来源:
第四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随着台湾解严,"全球化"浪潮侵袭,受西方影响,台湾的社会文化由保守转向开放多元,妇女运动、教育改革与社会事件等都推动了性别平等教育政策的出台。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政策经历了潜伏期、萌芽与发展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当前,虽然受到传统社会文化结构的制约,执行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但其相关法律法规、组织、行政等都已经比较健全。在性别平等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台湾的性别平等状况得到改善,在高校的性别课程与教学、教育部的性别预算、教育部人员的性别结构、女性的教育权益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总结台湾性别平等教育政策的发展特点,
<
1
2
3
...
50
51
52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