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53 条
-
当代城市女性的形象构建:以1978年以来的电影为例
-
作者:
周岩
来源: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电影
形象构建
1978年至今
城市女性
-
描述:
通过对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城市现实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女性的自我意识在不断成长,独立意识和注重事业发展成为城市主流女性的重要特点。同时,以隐忍和牺牲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女性形象依然不断出现,这说明我国社会还存在着长久以来的男性中心话语。主体性构建应当成为以后城市女性形象构建的方向,而独立、平等与宽容、现实则是平衡男性中心话语的沟通原则。
-
成长中的非洲新女性:阿契贝《荒原蚁丘》小说人物比阿特丽丝形象浅析
-
作者:
李莉
来源:
纪念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非洲发展趋势与中非关系前景高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非洲女性
女性
男性中心主义
-
描述:
《荒原蚁丘》是当代尼日利亚著名作家阿契贝的一篇重要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对比阿特丽丝这一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让世人对当代非洲女性有了新的认识,也回应了评论家们对阿契贝小说创作忽略非洲女性的指责。本文运用
-
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应对策略与认同管理:基于外地务工女性的研究
-
作者:
柴民权
管健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应对策略
外来务工者
认同
刻板印象威胁
-
描述:
的探讨。结果发现:(1)外来务工女性具有双重认同趋势;(2)城市认同融合的外来务工女性具有显著的维护城市认同的极端行为倾向性;(3)不同印象管理水平的外来务工女性对否定策略的使用没有差异;(4)应得性角色
-
伊格尔顿与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
-
作者:
孟凡珍
来源:
“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西方文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学批评大师的伊格尔顿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重视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彰显他的文化政治批评特色。九十年代及以后他注重从美学的角度加强他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论批评。虽然他的学术思想和风格在不断地变化,但他一直对女性主义批评情有独衷。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是他进行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方法。
-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及其走向
-
作者:
刘钊
来源:
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建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现实性在中国新时期文学走过的30年历程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发生到发展贯穿始终,并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而女性文学学科建设则更为迫切地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文学批评实际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
全球化背景下性别教育的本土经验:一个女性学课程建设样本的解读
-
作者:
陈晓敏
来源:
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全球化
女性学
本土经验
-
描述:
在女性主义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使鲜为人知女性学正从边缘走向主流,成为显学。在女性\妇女问题研究、社会性别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一批高校所开设的关于社会性别教育的课程对于推动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二十年来,中国高校女性学课程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开设女性社会学相关课程的高校日益增多。解读和总结全球化背景下性别教育的本土经验,对于开展和实施全
-
身体自由:欲望与反抗的双重沉沦--以盛可以的《北妹》为例反观当下底层女性文学写作
-
作者:
马玲丽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反抗
沉沦
欲望
《北妹》
身体自由
-
描述:
盛可以长篇小说《北妹》的女性书写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一群都市打工妹,将女性文学对男性中心主义的反抗由观念层面推进到了现实层面,显示出新世纪女性文学直面社会、关注底层女性、批判现实性别秩序的系列的新变。然而《北妹》以女性身体的自由欲望反抗现实性别秩序,狭隘地将情欲的率性表达等同于身体自由的实现和理想性别关系的重建,最终反被身体所拖垮,造成对真实的身体自由和身体诗性的破坏和限制。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现代转型
-
作者:
张淑云
来源: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走向网络时代的广西80后女作家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给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带来的是进一步生存发展的契机,少数民族文学的传统语言写作方式也得以延续。活跃于网络上的80后女作家分夜色(赵菊)、陆辉艳、小原(韦香媛,)、哑哑(周成玉)、李冰、黄玲娜、韦文君、周锦苗、丘清泉,90后女作家甘玮、韦茜茜。她们有着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族别,作为广西女性文学的新生力量,她
-
试论美国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文化属性
-
作者:
杨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华人女性
属性
形象
定势
-
描述:
本文选取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传媒手段——电影作为研究文本,针对好莱坞电影对华人女性形象的刻画进行分析。文章以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为理论基础,从视觉和权利话语两方面阐述美国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两种属性。在全球化语境下,美国电影对华人女性形象的定势刻画对世界正确认识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
从盛唐经典女性形象看唐人的审美风尚
-
作者:
杨素瑞
来源:
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在历史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典型的女性经典形象,这一形象在当时的社会具有代表性,盛载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流行时尚。无论是发型、化妆还是服饰都被当时的女性所追逐,也被男性所欣赏。在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唐朝是最为鼎盛的一个,经济的发达促成了文化的繁荣和艺术的灿烂。在中国漫漫的古代服装史中,唐代的女性服装像绚烂的烟花一般划破了天空,虽短暂但是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
<
1
2
3
...
30
31
32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