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玲珑》中都市女性摩登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
作者:
相运利
张晨曦
来源:
荆楚学术2016年第四期 (总第五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建构
《玲珑》杂志
摩登形象
新女性
-
描述:
《玲珑》作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较为流行的都市女性时尚杂志,它一直致力于呈现、塑造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内外兼修、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都市女性摩登形象。本文通过对《玲珑》的探究,深入了解《玲珑》如何建构与传播上海都市中产女性的摩登形象,展现美貌与修养,既具时尚元素又有普通特质的内在素养的女性形象。
-
新女性的“第二条路”:解读《死者》和《达洛卫夫人》中的女主人公
-
作者:
龙超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新女性
女性主义
第二条路
-
描述:
女性主义自19世纪末兴起以来,就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进入20世纪初,女权运动开始发展壮大。受其影响,这一阶段对应的现代主义小说中不乏对女性角色的探讨。由于新世纪新形势,文学作品中对于新时代的女性
-
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
-
作者:
张申华
来源:
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大街》
父权制度
新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提起辛克莱·路易斯的小说《大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对美国小镇的辛辣讽刺和对新女性卡罗尔的塑造。然而作者借助女主角的经历与视角,在完成他对小镇讽刺目的的同时,却在更深的角度上瓦解了卡罗尔的新女性形象。本文在对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上,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出发,发掘出作者在刻画卡罗尔这一"新女性"的目的意图,采用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他是怎样利用这些手法实现对卡罗尔话语权以及思想行为的控制,从而揭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