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柔石】搜索到相关结果 181 条
-
《水浒传》在英语世界的改写与研究
-
作者:
李金梅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浒传》
改写
研究
英语世界
-
描述:
》研究特色与方法,为我国《水浒传》研究提供“他山之石”的借鉴;同时将英语世界《水浒传》研究与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比较,为中外《水浒传》研究交流做一些基础性工作。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
-
《天雨花》、《再生缘》及《笔生花》主题思想研究
-
作者:
骆育萱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雨花
再生缘
女性弹词小说
笔生花
-
描述:
觀和宗教觀等方面去說明。《天雨花》,其創作動機乃在「憫倫紀之紛亂,思得其人以倫立紀,而使頑石點頭也。」呈現出晚明
-
论普拉斯作品中的裸体意象及其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影响
-
作者:
陈水媛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尔维亚•
裸体意象
矛盾的性别观
普拉斯
中国女性文学
性别观成因
-
描述:
作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自白派最重要、最成功的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许多从个人经验出发而阐述的主题都成为评论界讨论的焦点,特别是她对女性生存状态及情感表达的思考和探索,更是被誉为女权主义的试金石。很多评论家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的角度探讨其作品中所展现的性别观,但不可否认的这些探讨都有其局限性。本文结合其作品中的裸体意象来探讨普拉斯作品中所展现的如迷雾般矛盾重重的性别观,揭示其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虽然普拉斯惟妙惟肖地将现代女性的反抗意识用裸体意象进行了深刻的表达,但是我们看到她并没有取得胜
-
王照圆研究
-
作者:
于少飞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文学
王照圆
郝懿行
经学
女性
-
描述:
清代女性文学大盛,名家辈出,著作如林。王照圆作为清代著名女经学家、文学家,在清代文学史上享有较高声誉,臧庸曾赞道“当代女师,一人而已”。照圆祖籍山东福山,其家族在历史上诞生了封疆大吏王骘、王检和王兆琛,以及金石学家王祖源和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等著名人物,可谓名副其实的文化世家。王氏族人在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对王照圆等后人影响深远。王照圆虽为女流,但幼秉家学,博闻强识,通经涉史,亦善工笔山水,获有“福山李清照”之美誉。受母亲影响和督促,王照圆自幼勤勉好学,婚后又与丈夫郝懿行亦师亦友,共同致力于学术研究
-
从妇女主义视角解读《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自我救赎
-
作者:
安晓宇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性别歧视
种族主义
《他们眼望上苍》
觉醒
-
描述:
梦想的垫脚石。即使生活在充满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社会中,珍妮也并没有接受社会强加给她的身份枷锁。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
-
No Shame in the Game of Love: On Killing Husband and Osmanthus Alley
-
作者:
吳育璘
来源:
国立中央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體
閨秀文學
貧窮
女性文學
台灣文學史
-
描述:
本論文的問題意識起於文評家邱貴芬就台灣文學史(以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及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為代表)中對於七○年代中葉至八○年代初期興盛的女性文學(閨秀文學)和重要的女性作家缺乏重視,所提出的反省
-
论刘庆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宁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庆邦
理想人性
底层关怀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自乡土和矿区走进文坛的短篇小说家,刘庆邦一直以来默默关注着底层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在不断的创作中展现着底层众生相,也表达着作家本人的艺术追求,于一系列优秀作品中引起人们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本文以细读刘庆邦作品的方式,以他中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同时兼论长篇。第一章通过了解他的人生经验以及创作历程来解读他的创作风格,以此基础上对他创作的独特性进行剖析,其中女性的塑造构成了他创作的审美典范。第二章对他笔下生活在乡村的女性进行探讨,可分为两大类,少女和母亲。他们的纯美、圣洁、柔韧以及坚强构成了刘庆邦柔美小说的基
-
从女性雕塑家的视角出发:试谈我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静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实
内在美
造型特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这个词是西方女性提出的,要求与男性一样自由与平等。女性艺术家脱颖而出,改变了艺术界的现状,她们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尊重,用独特的艺术语言拓展了艺术的领域。女性形象自古以来没有淡出过艺术舞台,作为艺术家偏爱的实体,不管是在哪种艺术形式里,都深受欢迎,当然女性形象自身的艺术可造性很强,可柔弱娇美,可巾帼不让须眉,可小鸟依人,可独当一面,迎合女性而出现的产业链更是数不胜数,女性在这个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女性雕塑家看待女性形象更为婉约细腻,温柔独特,更加独特的表现出一种内心的东西。我以身为女性而
-
论清代仕女画中的审美文化蕴涵
-
作者:
薛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审美文化蕴涵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清代人物画的典型风貌并没有表现在各种帝王将相、道释人物等形象上,而主要表现在仕女画中。魏晋南北朝高古端严与唐代体态丰颖的仕女形象分别展示着那一时代的审美趣味,而至明清,女性形象开始偏向于纤巧柔婉,这种女性纤弱的变化,虽然再现了魏晋时期清瘦秀美的仕女造型却失去了那时期绰姿意态之中的飘逸感,更多的呈现了“纤巧柔弱、郁悒愁苦”的病态美,这种纤瘦的形象特征在清代仕女画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无论是宫廷画家焦秉贞、冷枚,还是改琦、费丹旭、王素、余集等画家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一审美风格,在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由丰肥为美向纤弱多愁
-
林海音小说创作艺术研究
-
作者:
田方园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海音
艺术风格
儿童
小说
女性
-
描述:
作为现代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台湾文坛上的一棵“冬青树”,林海音拥有着鲜明的创作个性。她从小就有大陆和台湾两地的生活体验,成年后身兼作家、编辑及出版者三种角色于一身。她的作品中有抹不去的怀乡情分,而投入更多的是女性的柔情和温暖。林海音受五四运动的熏陶,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时代的新、旧双面景象。在那个改变人文的年代,这些都成了她日后的题材来源,被诉诸于笔尖之上。她喜爱并擅于塑造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女性形象,书写了大量关于两性之间的柔情与疼痛。对于那些旧时代无法过渡到新时代的女性尤其关注和同情。作品风格以写实为
<
1
2
3
...
5
6
7
...
17
1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