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黑人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
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
作者:
赵思奇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黑人女性形象
黑人女性写作
黑人女性文学传统
姐妹情谊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洲和美国女权运动的深入发展,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她们在批判主流女性主义霸权的同时,要求公正地看待她们在女权主义运动中的贡献。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学院派代表贝尔·胡克斯,以其标新立异的写作风格和富有黑人文化特色的批评话语,在当今美国学院和公众话语两个领域迅速崛起,随着她国际政治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她著作的逐年问世,胡克斯日益成为美国评论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位在女性主义运动和理论研究领域内同样激进的黑人女性主义作家和批评家,胡克斯通俗化的
-
寻找自我、实现自我之路
-
作者:
雷华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双重压迫
寻找自我
黑人文化
珍妮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代表作《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描写了主人公珍妮反抗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争取自己做人权利的一生,是一部充分展示黑人妇女内心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这部作品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重新挖掘,引起了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被誉为黑人文学、女性文学和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
本文试图运用黑人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赫斯顿的《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旨在发现黑人女性自身的潜能和价值,唤醒黑人女性从自身以及黑人传统文化中寻求力量和支持的意识,以便为争取自由、
-
遮蔽与去蔽:黑人女性主义的话语叙述
-
作者:
徐敏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压迫
黑人女性主义
种族主义
文学创作
话语叙述
-
描述:
本文通过考察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及黑人女性文学创作,分析黑人女性处于被遮蔽的状况及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从而认识黑人女性主义通过自己的理论探讨达到去蔽的目的。 黑人女性处于性别、种族和文化的多重遮蔽之下,黑人女性主义通过对白人女性主义理论的吸收和批
-
从《最蓝的眼睛》和《宠儿》看托尼·莫里森的女性观
-
作者:
郭扬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女性观
托妮·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宠儿》
黑人母亲形象
-
描述: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无疑是当今美国文坛上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于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文坛,其作品富有诗意,并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而闻名。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于长篇小说方面。自1970年起,她一共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其中《最蓝的眼睛》是1970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而普利策获奖小说《宠儿》于1987年发表,也是迄今为止被公认的不朽的杰作。1993年,由于她“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
-
泥土中的火花
-
作者:
赵纪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自我身份
原型
佐拉·尼尔·赫斯顿
自我定义
话语力量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现在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然而她独立于世的个性特征,她对种族和性别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她的作品的独特主题和行文风格在当时社会抗议小说风行的黑人文艺圈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她的作品引起了以理查德·赖特为代表的一批男性黑人作家的非议和责难,并被忽略和湮没了三十多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赫斯顿复兴,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也被重新挖掘,引起了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被誉为黑人文学、女性文学和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这部小说描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追求自己黑人女性身份认同的一生。
-
泥土中的火花——黑人女性主义思想在《他们眼望上苍》中女主人公珍妮身上的体现
-
作者:
赵纪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赫斯顿
自我身份
原型
佐拉•
尼尔•
自我定义
话语力量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现在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然而她独立于世的个性特征,她对种族和性别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她的作品的独特主题和行文风格在当时社会抗议小说风行的黑人文艺圈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她的作品引起了以理查德•赖特为代表的一批男性黑人作家的非议和责难,并被忽略和湮没了三十多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赫斯顿复兴,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也被重新挖掘,引起了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被誉为黑人文学、女性文学和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这部小说描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反抗传统习俗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