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鲁迅与金东仁短篇小说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王宇恒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   金东仁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本论文是通过对中韩两国近代文学代表作家鲁迅和金东仁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考察其形象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以及探明其原因以及文学史上的意义而写的。     为此首先要通过对比两位作家的文学
鲁迅杂文中的女性形象及意义和价值
作者: 易静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   典型性   杂文   女性形象   意义和价值  
描述: 鲁迅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他的精神被誉为中华“民族魂”。鲁迅的杂文具有反封建传统、反军阀统治、反压迫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鲁迅的笔就像一支枪,与那个时代的敌人开展了激烈
跨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女性——鲁迅、赛珍珠、林语堂笔下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丁晓敏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   林语堂   中西文化   女性形象   赛珍珠  
描述: 进入20世纪以来,面对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走向成为当时一代作家与学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鲁迅、赛珍珠、林语堂三位作家不同文化立场下塑造的女性形象异同的比较,尝试窥探他们对
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雅俗之辨:鲁迅和张恨水
作者: 薛熹祯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雅俗文学   鲁迅   知识分子   张恨水   女性  
描述: 本文以鲁迅和张恨水为论述核心,希望通过对两人经历、作品的比较与阐释,来重新审视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阵营和通俗文学阵营在中国现代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尝试探讨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救国救亡、改良社会
鲁迅与夏目漱石
作者: 孙放远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   夏目漱石   反讽   人生观   文学观  
描述: 鲁迅和夏目漱石文学分别是中国和日本近现代文学的高峰,中日学者对他们两人文学的比较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仍然有不少方面前人没有论及。本文从人生观、世界观、文学观等方面展开比较,梳理前人
鲁迅与易卜生:鲁迅对易卜生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 张健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   个人主义   国民性   抗争型女性   易卜生  
描述: 鲁迅一生接触和阅读的外国文学著作非常广泛,包括亚洲、欧洲以及美洲的作家作品,正是由于吸收了这些作品的营养,才成就了鲁迅卓越的文学成就和独异的精神世界。北欧挪威的剧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
鲁迅与台湾文学的关系
作者: 孙丽凤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鲁迅   因子   台湾文学   接受  
描述: 20世纪20年代初,台湾新文学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发生,浓重的“中国情结”成为其百年发展中存在的鲜明的特征。在探求百年台湾文学发展因由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人物——鲁迅,对台湾文学的发轫
鲁迅与夏目漱石作品比较研究
作者: 邓永一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艺术   鲁迅   夏目漱石   社会性批判   比较研究  
描述: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死后被尊为“民族魂”,夏目漱石在日本被称为“国民作家”。他们的作品都以思想性见长,紧握时代脉搏,深入挖掘人性,他们都在各自民族的近代化过程中扮演着“守夜人
荒野中的荒野—以鲁迅、张爱玲为个案探析中国文学女权主义思想的萌发及其特点
作者: 刘群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封建   张爱玲   鲁迅   女权主义   民族化  
描述: 中国的女权主义文论,毫无疑问是西方的舶来品。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也开始构建适应自身文化背景的女权主义批评,并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这样迅猛发展的势头,似乎给人们一个暗示:中国的女权思想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五四的启蒙思想激活了中国沉睡千年的女性意识。尽管男性仍牢牢地掌握着话语权,但文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日趋丰满起来,以各种各样的姿态活跃在作家笔下,从中可以窥探到隐藏在作家内心深处的女权意识,进而总结出他们的女权思想。如果说,古代文学是中国女权主义的空白期,当代文学是中国女权主义的
人性的毁灭与呼唤-鲁迅与曹雪芹笔下年轻女性的婚姻悲剧比较研究
作者: 刘康杰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人性   鲁迅   曹雪芹   女性  
描述: 本文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红楼梦》与《呐喊》、《彷徨》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基于曹雪芹与鲁迅的客观环境和主观个体的相似点,从婚姻悲剧的角度,以人性为中心,对两人小说中的年轻女性进行对比和分析,梳理他们成功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