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长篇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32 条
-
试论女性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故事结构中的作用
-
作者:
王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故事结构
陀思妥耶夫斯基
长篇小说
女性作用
-
描述:
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作家。他一生充满不幸、动荡和波折。这与他本人的复杂性格、他对人生、人类的矛盾看法是分不开的。在他的作品中,除了创作出一些复杂的男性人物外,还创造出许多另类的女性人物。他本人对待女性的看法就融入于他的创作之中,这不仅体现在人物本身的塑造上,也体现在人物在故事结构中不同的叙事作用上。
全文分为序言、第一、二、三、四部分和结语,共六个部分。导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二、三部分,是按女性在陀氏
-
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叙事研究
-
作者:
曹晓华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策略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新世纪文学
-
描述:
在开放多元的新世纪文学语境中,经历了上世纪末“众声喧哗”的长篇女性小说创作,以一种更为沉稳大气的姿态进入了调整时期。相关的小说创作一方面力图在题材和形象塑造上获取突破,以期拓展女性小说创作的新空间;另一方面则在话语方式和性别意识之间寻找着平衡点,探索着女性小说叙事的新策略。除了引言和结语部分,论文分为三章。引言部分通过对“女性文学”的概念溯源,明确了本题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即新世纪十多年(以2000年为起点)中首次出版的、传达女性“现代人文精神”的长篇女性小说。论文从多元题材的开掘、两性角色的重构以及叙
-
1990年代以来军旅女作家长篇小说的英雄叙事
-
作者:
陈愧花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雄叙事
军旅女作家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
描述:
回溯新中国前“十七年”军旅文学的发展,女性军旅作家的创作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显然不占优势,幸运的是新时期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一批女作家厚积薄发,在创作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也越来越受到文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这些女作家用自己的声音打破了往常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军旅文坛,弥补了军旅文学少有女性视角的缺失。在女性意识觉醒和多元化时代语境大潮下,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视角切入军旅生活,用细腻的笔触和浓郁的感情色彩书写了自己心目中的真英雄形象。本论文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探讨英雄叙事的主要内容,即军旅女
-
女人的史诗 雌性的歌哭:严歌苓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刘程程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叙事伦理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史诗性
-
描述:
严歌苓是著名的华人女作家,从上世纪80年代进行创作,至今笔耕不辍。在严歌苓笔下,一系列的女性栩栩如生地演绎着她们的悲欢人生,而这些女性,从人性、生存、哲理等多维度地表现作家的敏锐和才智。 作家的女性抒写,有着自己的特色,即将女性抒写定位于“史诗性”,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长篇叙事的多主题尝试,从她还在国内发表作品,到后来移居美国,由女人群像的断片生活,向女性个体整个生存状态做细致入微的探查,二是严歌苓对历史语境反复言说,长篇中无不印上深厚的历史烙印:移民的历史环境、国内的历史发展、文革的特殊年代等,不断将女
-
通过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其婚姻观
-
作者:
齐雪艳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女作家
乔治·艾略特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婚姻观
-
描述:
通过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其婚姻观
-
探索、寻根与建构——王安忆长篇小说创作研究
-
作者:
周欣蔚
来源:
延安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王安忆
寻根
长篇小说
探索
-
描述:
的创作历程,显然是一种寻找、探索与建构自我的过程。为此,本论文将以王安忆的长篇小说为主,对王安忆的小说创作进行全
-
美国爵士时代女性生活在菲茨杰拉德长篇小说中的呈现
-
作者:
王一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社会风尚
价值意义
长篇小说
女性
-
描述:
菲茨杰拉德引领的爵士时代离我们已然有近百年的时间,回首人才辈出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坛,无论从文学还是社会风尚来看,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繁荣时代。直到今天,菲茨杰拉德仍以他作品的真实深刻影响着后辈文学家和广大读者。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传世,就是因为读者们从他的作品中不但能够欣赏到其诗情画意的文字描写,更能够切实感受到爵士时代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对今天仍存在着不可小觑的思考价值。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由菲茨杰拉德引领的时代和主题,即一战过后带来的虚假繁荣——挥金如土的爵士时代,菲茨杰
-
从“女”性到“两性同体”:论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中的女性观
-
作者:
张建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同体
女性观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没有个性的人》
-
描述: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一种阅读思考的方式借助反讽理论和“两性同体”观念分析穆齐尔长篇小说《没有个性的人》中的四位主要女性形象,进而分析探讨穆齐尔的女性观。博娜黛婀和狄奥蒂玛是追求爱情的典型“女
-
泰戈尔长篇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杂糅性
-
作者:
王菲菲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建构
杂糅性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东西方文化
长篇小说
-
描述:
作为近现代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为后人缔造了一座意蕴深远、内涵丰富、绚烂至极、别具一格的文学圣殿。泰戈尔的生活和创作正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主义转型期,印度
-
走向现代的伟大作家
-
作者:
楚苹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代
死亡叙事
现代主义
长篇小说
性别观念
-
描述:
十九世纪末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的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旧有的宗法制社会逐渐瓦解。社会制度的变迁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剧烈变化, 新的价值观正在慢慢形成,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习俗面临着被怀疑和颠覆的命运。 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生活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英国。他的作品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既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又吸收了时代的各种进步的新思想,打破了现实主义传统的局限,在思想上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给人以现代主义的启迪和思考,在英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