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刘呐鸥小说中的“都市摩登女”形象分析
作者: 郭琴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呐鸥   都市摩登女   莎乐美  
描述: 刘呐鸥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是一位极具写作先锋姿态的作家。《都市风景线》是他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集。在小说中,刘呐鸥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捕捉到上海大都市迷幻绚烂的时尚风情,并用一种新奇陌生的文字语句表现出来,让人读着怪异却又可爱。都市摩登女,是刘呐鸥小说中无可变动的主人公,她们形象新颖、气质独特,行为举止大胆泼辣,不仅与传统中的女性形象有着天壤之别,与刘呐鸥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她们以独特的演绎方式造就了二三十年代大上海一道亮丽的都市风景线。本文打算立足
“莎乐美”形象演变的图像学研究:美术史上的“莎乐美”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梁佳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方主义   莎乐美   符号权力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主要通过对“莎乐美”艺术形象演变的分析,以图像符号的分析方法探讨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作品背后所蕴藏的深层文化意义。从《圣经》中的无名女子到风靡十九世纪的叛逆女性,“莎乐美”作为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承载着艺术家对于自由、人性、欲望的强烈诉求,但最终却成为混杂着道德与罪恶、理性与癫狂的欲望符号。通过对这一图像符号的分析,发掘美术作品作为传播媒介在时代更替中的现实意义,以图像学、女性主义、东方学作为解读手段,探讨图像符号的演变过程和艺术作品中的权力运作现象。
莎乐美形象在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变迁
作者: 田妮娜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重性   历史   莎乐美   互文   女性  
描述: 莎乐美的形象脱胎于新约圣经,原本是“约翰之死”片段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羽翼渐丰,至十九世纪后期成为欧洲文艺界的一个流行题材。她的故事频现于当时的文人墨客及艺术家笔端,诠释着“致命女郎”这一古老却又带着典型的“世纪末惆怅”色调的话题。王尔德的名剧《莎乐美》更是将之升华到了“唯美主义”、“邪恶之美”的哲学高度。然而,以莎乐美为题的作品层出不穷的十九世纪并非莎乐美形象演变的终点。纵观二十世纪,莎乐美的故事不仅继续丰富,而且获得了更多的表现形式。除文学和造型艺术外,这一女性形象还为话剧、歌剧、电
论西方绘画中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
作者: 梁靓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变迁   文化意义   审美   莎乐美   绘画  
描述: 莎乐美是来源于圣经故事中的一个非常经典又神秘的女性形象,长久以来吸引着众多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他们纷纷以此为题进行绘画创作。莎乐美成为今天西方绘画史上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她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而精彩的过程。起初,莎乐美是《圣经》中的一个无名氏,作为希罗底的女儿她被一笔带过。后来她作为宣扬基督教教义以及衬托施洗约翰为了追求真理英勇殉教精神的边缘人物,以天真无知的单纯少女形象出现在了中世纪的各种福音书手抄本中。当文艺复兴运动到来以后,莎乐美是各种肖像画中美丽的女性角色,虽然不同的画家有着不同的表现,但
王尔德与比亚兹来的莎乐美 与「致命女性形象」
作者: 林峰圣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态   色情   致命女性     前拉斐尔派   比亚兹莱     罗赛蒂   王尔德   济慈   瓦特豪斯   莎乐美   无情美人  
描述: 本論文旨在探討王爾德劇作《莎樂美》與比亞茲萊為其所繪插圖之中的性/別元素,特別是二人所創造出的莎樂美一角與「致命女性」形象之關係。王爾德與比亞茲來二人作品中皆呈現了具驚駭效果之性/別元素,在當時亦皆引起相當批判;而其中引起爭議的部分皆與二人呈現「變態」(perversity)與「色情」(pornography)元素相關。此外,許多評論者亦特別指出比亞茲來作品與王爾德原著之不同;事實上,比亞茲來為王爾德此劇所繪插圖中最具爭議性的部分可能就是其「時代錯置」(anachronism)之設計;此類設計很可能創造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