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索尔·贝娄长篇小说《赫索格》女性人物研究
作者: 申晓旭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索尔·贝娄   “新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这篇论文主要分析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的女性人物。本论文剖析了小说中出现的两种主要的女性观,即父权制下的厌女症和女性主义的女性观。尽管贝娄的犹太文化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女性人物的塑造——对女性的刻画从来都不像对男性人物那样酣畅淋漓,她们通常是通过男性主人公的视角来展现的,常常沦为小说中无言的“他者”,但是在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之后,贝娄的小说《赫索格》中却出现了对“新女性”形象的描写。从根本上讲,观点截然相反的父权制思想与女性主义思想在《赫索格》中的共存揭示了传统犹太文化中的父权制思想与
论索尔·贝娄的“犹太情结”
作者: 彭丽丽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世界性   索尔·贝娄   “犹太情结”   犹太性  
描述: 作为“福克纳、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文学继承人”的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犹太作家。贝娄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以《洪堡的礼物》、《赫索格》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十部,以《勿失良机》、《莫斯比的回忆》为代表的中短篇小说六部,还有散文游记《耶路撒冷去来》,散文随笔集《集腋成裘集》以及部分剧本。贝娄作品中的主人公群体形成了一个人类追求超验的精神世界的象征,这些富有象征意味的人物形象以及作品中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邃的哲学思辨也给贝娄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他曾三次荣获美国“全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1968年,法国授予他“
索尔·贝娄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赵倩慧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索尔·贝娄   赫索格   女性形象   晃来晃去的人   只争朝夕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犹太小说家。索尔·贝娄便是其中一位重要的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2部长篇小说、两部中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三部纪实小说、一部戏剧和一部译作。他的小说主要探讨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同时也关注人类的命运。索尔·贝娄小说成功的原因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外,更离不开栩栩如生的人物。他的小说大都以男性为视角展开叙述,男性角色的刻画似乎更加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角色的无足轻重。女性角色对深入理解小说情节和主人公心理不可或缺,意义重大。布鲁姆曾说:“贝娄最伟大的天赋是创造次要角色。
论索尔·贝娄女性观的演进
作者: 纪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索尔·贝娄   女性观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索尔·贝娄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国家艺术勋章,是唯一获得三次国家图书奖的作家,由于他对美国文学的突出贡献在1990年获得终生成就奖章。贝娄的作品大都聚焦于一个男性主人公,女性人物通常是通过男主人公的视角来展现的。大部分评论家都关注于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困惑、挣扎和他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而女性人物被明显地忽略了。目前对贝娄女性观及其女性形象的研究有很多不足之处,不能真实反映出贝娄创作的形象生动、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对于贝娄女性观的问题,也存在互相矛盾的观点。对贝娄厌女症倾
从《赫索格》、《洪堡的礼物》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看贝娄对性别身份的建构
作者: 曹艳艳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索尔·贝娄   妇女解放运动   卡伦·霍妮   性别身份  
描述: 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1915-2005)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都享有极高声誉。他因为“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成为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美国著名的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将其视为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最重要的两位小说家之一。因而,贝娄无疑成为当代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重心。近年来,学者们对贝娄的研究已经向纵深发展,研究视角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虽然研究视角不尽相同,但是学者们普遍意识到贝娄小说中的夫妻关系是不和谐的:通常性格懦弱的丈夫都有一位强悍的妻子。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贝娄进行了较为深入和
从《赫索格》对女性人物的刻画看贝娄的女性观
作者: 苏天兰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赫索格》   索尔·贝娄   女性观   贬低丑化   褒扬  
描述: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美国犹太作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最主要的小说家。贝娄的小说关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的精神危机,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关注心灵的挣扎与求索。而《赫索格》是其关注人生存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并因此确立贝娄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但是贝娄所关注的人物大部分是男性,而对生活在男性周围的女性却很少关注,甚至很多评论家认为贝娄作品中的女性只是男性成长发展的标志。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赫索格》中的几位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解读,认为作家贝娄在对几位女性的描述刻画中,也
《洪堡的礼物》中的犹太文化探析
作者: 赵琳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犹太文化   索尔·贝娄   《洪堡的礼物》   创作思想  
描述: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美国犹太作家的成就令人瞩目,成为读者和文学批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而索尔·贝娄就是其中最为值得注目的一位。作为唯一一位曾三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并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及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贝娄堪称继福克纳与海明威之后最伟大的美国作家。 作为美国犹太作家,贝娄不只是为犹太人民写作,而是为所有现代人写作。尽管如此,他并未完全摆脱犹太文化传统的家庭及教育影响,他关注着与犹太人有关的问题,他的犹太背景从他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而评论界虽把贝娄归为犹太作家,但多数
《洪堡的礼物》中女性形象表现的矛盾性
作者: 刘洁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索尔·贝娄   矛盾性   《洪堡的礼物》   表现   女性形象   西特林  
描述: 长期以来,评论界对于索尔·贝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贝娄早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为女权主义者所诟病,贝娄也为此被划入了男权作家的行列,而对于他后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评论界则给予了高度评价。评论界的种种质疑和争议源于贝娄本人对女性的复杂情感。《洪堡的礼物》创作于贝娄文学事业的巅峰时期,男主人公查理·西特林是索尔·贝娄在小说中的代表,因此西特林表达出对女性的矛盾情感和态度可以反映出贝娄当时对女性的特殊感情。本论文采用女性主义的视角,以《洪堡的礼物》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贝娄对女性的矛盾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