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隐形的规训-《天黑前的夏天》的空间理论解读
作者: CAO   YUAN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压迫   权力   空间   《天黑前的夏天》  
描述: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莱辛的作品《天黑前的夏天》,国内外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评论主要集中在象征主义、女性主义和心理分析,从此三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然而,鲜有研究着眼于探究空间与女主人公最终做出
空间、人物与生活情感状态:《红玫瑰》里的摩登上海
作者: 刘艳艳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情感状态   摩登上海   空间   人物  
描述: 的“摩登”状貌。本文以空间、人物、情感生活状态为论述架构,从外到内,层层剖析,深入解读20世纪二十年代上海社会的“摩
论《过度之爱》中女性空间的双重隐喻
作者: 刘业文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过度之爱》   权力   空间   伊莱莎·海伍德  
描述: 之一,《过度之爱》(1719-20)主要关注的是女性人物的情爱、欲望与抵抗。目前这部作品在国内研究的重要文献较少,国外研究主要从女性意识、写作风格、女性道德等方面进行分析,但很少有人从空间隐喻与权力
论《占有》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 吴建玲   来源: 南华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本文以A.S.拜厄特的《占有》为文本,从女性主义视角,借助Kellerman的个人空间理论,研究书中的三个女性人物在个人空间中(宏观空间,中型空间,微观空间
性别·空间·叙事:范小青小说文本的一种解读方式
作者: 刘娇蕾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范小青   空间   叙事   性别  
描述: 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总是各种社会运动的前兆和症候,女性的生存状态往往被比作民族国家命运层面上的寓言形式。同样,当代社会转型前后女性生存境遇的变化在某些研究里成为中国遭遇现代的隐喻,考察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种种境况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贡献了一大批致力于女性叙事的作家,在她们中间,范小青算不上突出,她的创作总是因为过于偏向日常生活经验的书写而很难被纳入进西方经典女性主义的讨论范畴。然而,在接近于西方经典女性主义的文学书写日益低迷而饱受诟病的今天,范小青的“保守”似乎反倒成为了一种值得深究的
城市住区空间营造的女性研究
作者: 黄翊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   女性研究   城市住区   女性主义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包括城市空间研究和规划建设在内的众多西方学术领域均受到女性主义的冲击,女性的需求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女性主义为城市空间的研究和规划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城市空间的女性
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中的空间
作者: 王霄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   象征意义   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  
描述: ,如在女性作家,如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托卡列娃、托尔斯泰娅、帕列依、格列科娃、戈尔兰诺娃等笔下反复出现的别具特色的空间——厨房、筒子楼、医院等。这些空间既是当代俄罗斯女性生活的缩影,同时也具有丰富的象征
“可悲、可叹、可赞”-香港电影中底层女性真实书写
作者: 管晨蓉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实   香港   空间   底层   女性  
描述: 少数香港电影对底层女性形象与生存空间的分析,表达对真实书写中的底层女性形象,指出并不为大众看好的那些香港电影恰恰
压迫与反抗——对《蝴蝶梦》的空间批评
作者: 郝薇薇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蝴蝶梦》   反抗   空间   压迫   女性主义  
描述: 。与此同时,自20世纪后期开始,受人文社科领域“空间转向”的影响,空间理论也逐渐成为批评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尝试将
《又来了,爱情》中空间中女性的自我重塑
作者: 刘学云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又来了   空间   自我重塑   爱情》  
描述: 的又一力作,主要讲述了边缘女性在重塑自我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压抑和困惑。以往对《又来了,爱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叙事技巧等方面,而本文试图从空间的角度解读小说中女性人物的自我重塑问题。本文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