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毕淑敏小说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奉芝黎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毕淑敏   生命意识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毕淑敏是一位有着特殊经历的女作家,先后从军、从医、从文,转而又攻读了心理学的博士。她小说所塑造的女军人形象、女医生形象、女心理师形象,无不和她的个人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这也给她的写作带来了非同寻常的特质和令人无可抗拒的吸引力。毕淑敏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女性如何寻找自身、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解构男权中心文化、两性和谐构建方面做了冷静而严肃的思考。本论文主要以毕淑敏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以历时性的眼光认真细致地分析毕淑敏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体立场的变化过程,即女性意识的萌芽、确
莫言《蛙》与村上春树《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的比较研究
作者: 崔美艳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莫言   心理学   村上春树  
描述: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荣誉是来之不易的。那年被提名的还有日本的村上春树,很多人都认为村上春树会获奖。因为他的作品被大众所周知,并翻译成很多语言被世人流传。但2012年瑞典皇室把这份荣誉授给了莫言。自从莫言获奖之后,很多人更关注村上春树,虽然之后村上春树仍然没能获奖,但他的更多作品仍然被大家所接受并喜爱。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的存在的价值。过去是因为政治压迫与人类的无知,而现在是人们过于追求自己的利益,就导致人类忽视生命的尊严及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追寻自然规律
论毕淑敏作品中的生命意识、女性意识和救赎意识
作者: 吴锦西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毕淑敏   救赎   生命意识  
描述: 毕淑敏怀着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和对人心的救赎情怀,将“治病救人”视为己任。她不仅关注和救治人的生命,更是关怀和救助人的灵魂。在她的作品中,无论是昆仑山上可爱的女兵,还是现实社会中艰辛的普通百姓,无论是高贵的女商人、女院长,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钟点工、吸毒者,她都给予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身怀医者仁心和悲壮的救赎使命,关注着被疾病、毒瘾和心理困扰所折磨的灵魂和身躯。她把这些关爱诉诸于文字,自觉地践行着文学净化心灵的神圣使命。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探究毕淑敏关爱生命、关爱女性和救赎人心的创作内涵,从她的作品内容中凝炼出
论林白小说创作的转向
作者: 郑卡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底层写作   生命意识   女性意识   林白  
描述: 本文把林白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2000-2006)的小说创作中,林白实现了由内心世界向社会现实的转变,更具体的说是转向了底层写作,由此带来了其作品中崭新的女性形象和厚重的生活底蕴,作品的风格也更为明丽自然。这种创作的转向是内外因(“一个人的战争”与底层浮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作家创作生命成长的必然结果,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为当下的底层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底层自我言说,自我呈现。但这种转向并不是断裂,在林白的小说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永恒的诗情,即由女性意识升华而来的生命意识。对文学创作而言
论迟子建小说的生命意识
作者: 林宏伟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当代文学   迟子建小说  
描述: 本文从对女性生命状态的书写,小说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对于生死的思考,对人类生命的归宿的忧虑三个方面集中探讨了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生命意识,并找出其生命意识的来源。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迟子建对女性生命状态的书写。通过对女性成长中父母爱护的缺失,遭遇性的“无助一,放弃心中的梦想等—系列过程,迟子建完成了对女性成长的书写.通过对她笔下女性婚恋的三种模式的归纳——“痴心女子负心汉”、女人对男人的“背叛”、男人与女人的相互理解支持,从而得出迟子建的婚恋观是现实的结论。同时,论文以“生态文艺学”的观点,从女性自然的角度去考
《诗经》女性生命意识的原始美
作者: 吕欣欣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原始美   《诗经》   女性  
描述: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在文学史上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从生命本体论来看,每个女性都是一个富有生命姿彩的个体,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她们真挚期盼生命永恒、大胆展现生命活力、热情抒发女性的情感。然而,时代的印记也同时烙在她们体内,种种远古的风俗信仰仍然存在,有些虽然已经转化为集体无意识的层次,但是这些内在的影响仍然保存或残留在她们的生活中。于是她们在《诗经》的思想、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表现出原始的特性:乞子生殖崇拜、硕大丽人之美、大胆狂野的性爱。由此可以看出,《诗经》中女性在中国文学中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生命意识的主体流变
作者: 张玉芬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生命意识   女性性别意识   二十世纪  
描述: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中国二十世纪不同历史阶段文学中的叛逆女性形象,对二十世纪中国女性自我生命意识的发展动向作一次历时性的梳理。五四时期,中国女性自我生命意识在男性知识分子的启蒙下开始觉醒。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主、渴望本能欲望满足是这一时期女性生命意识的主要表现。随着三四十年代大革命的发展,中国女性开始脱离狭小的个人生活圈子,走上了广阔的社会。她们叛逆传统性道德、寻求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企图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1949年建国以后直到文革结束,政治性和阶级性掩盖了人的其他一切属性。女性生
论萧红作品的生命意识与艺术取向
作者: 王求识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生存困境   萧红   艺术取向  
描述: 萧红的为人与写作均有一种强烈的真实感,“她从来不在自己的生活感受之外去创作那些简单地‘图解现实’的作品,她的作品始终是‘为人生’的。”源于对现实人生的不满和失望,她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始终怀着感性悲悯和理性批判的双重情感来表现现实人生。不仅如此,她还对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命运进行了深刻地反思,认为女性的挑战其实来自于自身,女人只有自尊、自信、自强,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才能从根本上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本文通过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与生命意识的反思,主要从“个体生命在生存困境下的生死爱恨”、“多重
“找寻一种方式让别人懂你”——严歌苓旅美小说中的女性分析
作者: 廖琳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女性视角   女性身份   历史叙述  
描述: 严歌苓是当代旅美作家,也是异质文化语境下执著的书写者。她的作品以现代性的叙事技巧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人性的指涉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理性思考,因而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以严歌苓旅美小说中所描绘的众多女性人物群像为切入点,分析了严歌苓笔下所展露出来的女性世界,进而揭示出严歌苓叙事中的女性视角,以此探讨女性这一性别角色在严歌苓小说中所蕴含的特殊意义。绪论部分着重介绍了作者严歌苓的传奇经历,并于其小说相结合,在传奇的经历中展开对其小说创作的讨论,归纳了严歌苓小说的题材,一是反映历史,透视人性,尤其是对文革期间动乱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命意识
作者: 郭力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生命哲学   女性存在   女性文学  
描述: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命意识是探讨女性文学与女性存在关系的思想交汇点,以此透视女性文学发展,能够清晰地映证出女性主体意识成长的思想轨迹。因此,生命意识具有价值现象学的意义。它从女性生命本体论出发,着眼于女性生存论与存在论建构,以女性自我超越、自我绽放的现代主体意识确证了女性文学发展的价值论意义。 由于现代女性生命意识执着于女性生命“此在”的时间性演历,注重女性自我经验与生命的关系,故而,它关于女性生命本真存在与生命价值思考自然具有了生命哲学的思想内涵。“生命”作为哲学和艺术的中介,把“生命意识”与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