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父权制】搜索到相关结果 120 条
-
天使与恶魔: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分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女性角色
-
作者:
霍婷婷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恶魔
女性气质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天使
-
描述:
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女性通常被分为两个固定的极端类别:天使型女性和恶魔型女性。天使型女性具有父权制社会规定的女性气质——温柔贤良、忠贞不二、逆来顺受、谦恭卑怯、沉静缄默、忍耐克制、富有自我牺牲
-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陈思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孤立和隔离
顺从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女性主义
-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20世纪著名女性作家,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是英国文学史上专注于短篇小说创作并以此扬名的作家之一。她辛勤创作,笔耕不缀,其一生虽然短促,但她始终不渝地坚持在短篇小说领域进行各种艺术形式的创新和文学样式的实践,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拓宽了小说这一艺术载体的内涵和容量,因而对很少受英国作家重视的短篇小说的创作和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文学评论界对曼斯菲尔德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作品中现代主义写作技巧的巧妙应用和作品本身细腻温婉、散文诗化的行文表现风格,但曼斯菲尔德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思考
-
太阳照常升起:对《灿烂千阳》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胡萌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卡勒德·胡塞尼
美国小说
女性主义
《灿烂千阳》
-
描述:
凭借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一举成名后,美国当代文坛新秀—卡勒德·胡塞尼带来了他的第二部重磅作品《灿烂千阳》。作者依旧把目光投射在阿富汗,这个一直战火纷飞的国度,通过刻画三个普通阿富汗女性的生活轨迹与悲情故事,揭示了阿富汗三十年的战乱背景下的人民,尤其是处在边缘地位的阿富汗女性不断抗争的苦境。《灿烂千阳》给全世界读者开启了一扇重识阿富汗的“文学之窗”。作品改变了过去阿富汗被扭曲的关于恐怖主义等的消极印象,也表达了作者胡塞尼对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是妇女的深刻同情。本文试图用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对这部小说中的三
-
跨界的艺术:李安电影研究
-
作者:
向宇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文人化
双重编码
经典好莱坞电影
去酷儿化
-
描述:
李安是当代华语电影甚至世界电影中一个非常独特的个案。他往返穿梭于东方和西方、中国和好莱坞两种文化和艺术传统之中,并创造性地将它们融为一体。与此同时,李安电影也打破了商业与艺术、主流与边缘的界限,同时受到艺术电影市场和大众电影市场的欢迎。李安电影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界协商能力、以及雅俗共赏的品质值得研究。在艺术上,李安电影一方面继承了经典好莱坞语言,另一方面则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创造了一种特有的文人化艺术形式。在文化上,李安电影创造性地运用双重编码的方式再现中国,将不同的
-
和谐与平等之诉求: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蝇王》
-
作者:
董鑫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蝇王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和谐
-
描述:
威廉·戈尔丁是英国近代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蝇王》通过描写一群少年在荒岛上的生存情景体现了二战后的英国的缩影,它引发读者深思当时的社会以及人性的善恶。很多批评家以西方宗教传统为出发点并通过对作品的诠释来证明人性的恶,还有一些学者集中阐述这是一部寓言故事,作者借寓言来折射现实社会等。本文作者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对作品进行进一步诠释,生态女性主义者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认为人对自然的剥削与压迫和对女性的剥削与压迫是等同的,主张改变人对自然的统治以及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蝇王》这部作品以战争为背景
-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萨拉的人物性格分析
-
作者:
郑岚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法国中尉的女人》
自主性Abstract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小说家之一,他创作的一系列优秀作品至今仍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研究价值。他的著名作品《法国中尉的女人》于1969年问世,作者以当代视角描摹出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
-
《巫术师》中女性身份的探寻
-
作者:
薛在敏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权倾
《巫术师》
约翰·福尔斯
女性身份
-
描述:
了广泛的好评,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佳作。福尔斯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女性主义作家,其作品中始终渗透着对女性的同情和关怀。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巫术师》进行解读,分析父权制下女性的生活状况
-
第二次浪潮之后:1980年代以来的性别文化景观
-
作者:
桦桢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保守主义
父权制伦理
后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在1960年代爆发,在1970年代达到高潮,并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退潮。进入1980年代,保守主义复兴,保守主义势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于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全面的胜利。1980年代以来的性别文化,在女性主义、保守主义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角力与撕扯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化,呈现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调和性别文化冲突的奇异景观。从1980年代至今的这一段历史,被一些研究者称为“后女性主义”时期。作者选取了1980年代以后新出现的和发生新变化的几个性别文化现象,试图通过对这些具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榆树下的欲望》
-
作者:
邓霜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尤金·奥尼尔
女性意识
《榆树下的欲望》
女性主义
-
描述:
面的压迫。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本文认为《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人物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经济弱势和父权制意识形态压迫是
-
试论《欢乐之家》、《国家风俗》和《纯真年代》中的母女关系
-
作者:
石潘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父权制
母性影响
母女关系
伊迪斯·华顿
-
描述:
形象以及她们对她们的女儿的命运所产生的影响。出身名门的伊迪斯·华顿与相信老纽约社会父权制价值标准的母亲劳莱斯·琼斯之间的母女关系十分紧张。华顿将个人的痛苦经历融入到作品中,创作出一系列希望寻求幸福
<
1
2
3
...
6
7
8
...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