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64 条
-
女作家笔下知识女性形象初探
-
作者:
吴敏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丁玲
冰心
五四时期
新女性
-
描述:
女作家笔下知识女性形象初探
-
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与“新女性”的塑造
-
作者:
赵贝贝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
女子高等教育
新女性
-
描述:
中国近代“新女性”的想象,伴随着民族国家建设的诉求而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尽管各个时代的“新女性”具体形象不同,社会知识精英普遍认可新式教育是塑造“新女性”的必要途径,而接受新式教育也成为“新女性”的标识。他们将自己对“新女性”的种种期许诉诸教育,期望通过学校教育完成“新女性”的塑造。 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培养了女大学生新式知识、新式思维,为其日后获得社会职业打下基础,女大学生展示出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气质。但女子高校的教育文化环境除了男性主流文化中理想的“新女性”准则之外,往往掺杂温婉贞淑等传统女
-
从双性同体视角解析《纯真年代》
-
作者:
刘莹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双性同体
老纽约
新女性
-
描述:
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奴隶制度的废除,美国经济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然而,美国在习俗、文化等方面仍然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老纽约人”的社会背景就是对美国的一个真实写照。虽然老纽约的经济发展飞速,妇女的低位却仍然处于较低的位置。妇女所扮演的传统角色也已经深入到她们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中。她们本身也接受这种地位。与此同时,传统的婚姻道德规范也阻碍了妇女寻求自身的解放。看似文明礼貌的社会交际实际上是把妇女困在家庭这个“牢笼”中。因此,当面对这种在传统父权意识下形成的压迫时,一些进步女性就开始深入
-
伍尔夫小说中“房中天使”和“新女性”的对比研究:基于双性同体视角
-
作者:
汤瑶
来源:
燕山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同体
新女性
房中天使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是二十世纪意识流代表人物,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身为二十世纪早期的一位女性作家,伍尔夫深切感受到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男权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和禁锢。伍尔夫主张妇女选举权,探索女性新形象,并且呼吁女性杀死“房中天使”,即传统的女性形象,典型的维多利亚式的顺从的女性。她第一次正式将双性同体观点带入文学创作理论,指出伟大的头脑都是双性同体的,只有头脑中兼具两性的特征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她还倡导男女两性之间的和谐关系,她认为两性是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我们应该避免把
-
从现代职场小说看新女性的生存困境
-
作者:
孙锐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困境
职场小说
新女性
-
描述:
从现代职场小说看新女性的生存困境近些年来,职场小说成为图书文化市场的新贵,它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催生的都市白领消费文化的产物,职场小说反映了当今职场白领的文化取向和价值判断,描绘了新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揭示了这个群体的无奈和困境,它所描写的职场生活是现代都市社会高速生活的镜像。职场小说作者们的参考视角多为女性,从女性的角度看男人世界和两性世界,重点在于阐明一种现代的职场精神,强调女性的职场地位和自身价值。现代职场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强干坚韧的新女性形象和接近完美的男性形象,性格鲜明凸出,创作者抓住了现代职
-
左翼文学中的“新女性”心理探微(1928-1937)
-
作者:
盛琥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左翼文学
新女性
心理
-
描述:
回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本论文认为最令人回味的新女性形象群是出自30年代的左翼作家之手,但以往的研究中几乎没有谁将左翼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本论文尝试将30年代左翼文学中的新女性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她们在新旧过渡时代困惑与挣扎、反抗与斗争的精神历程,进而从新女性迂回而复杂的心理状态辨析左翼作家的精神特征和左翼文学的复杂特质。第一章在文本细读、重读的基础上,首先概括出30年代新女性的整体心理特征——处于传统与现代剧变中的困惑、矛盾心理。再分论三类新女性群体在革命背景下生存形式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
《小妇人》对当代社会女性的启示
-
作者:
吴韩宁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的美德
非传统的性格
新女性
-
描述: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撰写《小妇人》时,正值夫权统治美国的社会时期。当时社会推崇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女性形象,希望女性扮演家庭中贤妻良母的角色,这种无形的枷锁,阻碍了妇女的个性发展;。路易莎意识到了社会强加到妇女身上的束缚,她曾立志到:“我要以自己的头脑做武器,在这艰难的尘世中闯出一条路来。” 1862年,根据自己孩提时代的记忆写成了《小妇人》,书中她把自己描写成乔,她的姐姐分别为梅格、贝思和艾美。乔勤奋写作,终于成为作家;梅格嫁给了布鲁克,二人同甘共苦,生活幸福美满;艾美喜爱绘画,最终成为了一个出资扶助从事
-
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范能维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人物创作
新女性
海明威
女性形象
-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一九五四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美国文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简约有力的散文语言和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赋予他的作品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他是美国文学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命家。他的创作风格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作家。海明威不仅开创了典型的海明威式的文风,也创造了海明威式的英雄。海明威的作品着重描写了人们如何面对残酷无情的世界。面对逆境的坚忍,重压之下依旧保持的优雅风度是他一贯的主题。因此,海明威经常被评论家们定义为一名描写男性气概的作家。很多评论家甚至宣称:海明威不会塑
-
A Study of Two Major Female Characters in Lin's Novels
-
作者:
江艳梅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妇女解放
林语堂
新女性
意识形态话语
-
描述:
林语堂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双语作家,在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做出过 巨大贡献。他一生著有多部英文小说,其中有六部是以女性为主人公进行创作的。 六部之中,《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及《朱门》称为林语堂三部曲。此三部曲也 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林语堂作品之一和学者所经常讨论研究的对象。 由于林语堂的三部曲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众多,这些女性形象一度成为学者们 研究的焦点。但总体来讲,学者们的研究主要从女性批评的视角集中对《京华烟 云》女主人公姚木兰进行分析、研究和评论。对其他两位女主人公,崔梅玲和朱 柔安研究得较少。在
-
《玲珑》杂志“现代女性”角色的建构
-
作者:
沈琼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玲珑》杂志
女性角色
新女性
-
描述:
19世纪中期,上海开埠,从此开启了上海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到二十世纪20、30年代,上海更是一举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现代物质文明与现代化的思潮充斥着整个上海。经济、社会的繁荣酝酿了当时出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