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化冲突】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多元文化冲突与《三国演义》传统观
-
作者:
张博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文化冲突
传统观念
-
描述:
”、“忠”、“义”三者在《三国演义》中的矛盾特征,及其矛盾背后渗透出的文化冲突。在对《三国演义》“仁”观念的分析中,本文重点分析了刘备这一被人民和作者寄予了理想化仁君色彩的人物在其一生斗争过程中坚持仁政
-
从文化冲突到女性书写:郑晓龙电视剧研究
-
作者:
李万岭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冲突
女性书写
郑晓龙电视剧
社会价值
-
描述:
中国著名电视剧导演郑晓龙,在近20年的导演生涯中,执导了一批强烈关注现实和充满深沉人文关怀的电视剧作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探讨,被人们誉为“国民导演”。但就目前而言,学界对郑晓龙电视剧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对其作品个案的评论,少有对郑晓龙电视剧的系统研究,即使有对郑晓龙导演的几部电视剧进行整体研究,也大多局限在其制片策略与市场研究等较浅显的层面上,并没有对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的整体特征及文化内涵进行较为深刻、系统的解读。更有甚者,常常将郑晓龙策划的电视剧和他导演的电视剧放在一起讨论,其界定边缘不清,讨论
-
《喜福会》中两代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语用学研究
-
作者:
徐丹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用学
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
喜福会
-
描述:
在当今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文化冲突与融合已吸引了全世界学者与专家的眼光,成为了各学术领域近年来研究讨论的焦点。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横跨哲学,人类学,心理学,乃至文学与语言学。与文化
-
身份认同视角下的《格拉纳达三部曲》
-
作者:
周齐璇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格拉纳达三部曲》
文化冲突
身份认同
阿拉伯文化
-
描述:
《格拉纳达三部曲》以“格拉纳达的陷落”这一历史事件为大背景,以祖孙三代由此而改变了的命运为故事线索,通过一些典型人物的命运起伏,试图展示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里,个人在民族危亡、信仰存废以及文化断续等重大问题上的挣扎、呐喊和抉择。格拉纳达陷落前后,一段发生在东方与西方,穆斯林与基督徒,阿拉伯语与卡斯蒂利亚语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历程上升到高潮阶段。一面是不得不告别的高度灿烂的安达卢西亚文化,正如著名阿拉伯历史学家希提在他的《阿拉伯通史》所说:“穆斯林的西班牙,在中世纪欧洲的智力史上,写下了最光辉的一章。”“在八世纪中
-
从沉默到反抗
-
作者:
王丽娟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特的华裔文化
文化冲突
寻找自我
回应
-
描述:
文化之间的彷徨迷惑寻找自我属性的心路历程。作品问世以来受到了文学界的瞩目。各种分析评论层出不穷。然而批评家很少对作品中的文化冲突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忽略了对女主人公的人生抉择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一种
-
阶级、性别和文化——论爱·摩·福斯特小说中女性的两难选择和身份/认同
-
作者:
耿焱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国文学
文化冲突
英国小说
女性歧视
-
描述:
爱·摩·福斯特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小说所引发的文论也涉及甚广:有帝国主义政治现状的分析,也有人类内在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有女性主义的初猎,也有性别取向的探究。本文从女性两难选择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分析了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印度之行》和《霍华德别业》三部代表性作品中的女性。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是简介部分。 第二章是本文的主题。该部分从三方面分析了女性的矛盾形象。首先从阶级角度来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露丝和《霍华德别业》中的施莱格姐妹都属于中产阶级
-
邝丽莎小说中的华人女性形象
-
作者:
顾家铭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人女性
形象学
他者
邝丽莎
文化冲突
-
描述:
邝丽莎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是一个喜欢书写中国和华人女性的美国作家,因此在她笔下的华人女性身上有着中美两种文化意识的折射。由于邝丽莎有八分之一的华裔血统,因此一直以来学界都一边倒地将她划为华裔女作家之列,对她作品的研究也是从华裔作家的角度来进行。但笔者并不同意这个观点,甚至认为这种做法有些欠妥当。事实上这位华裔女作家不仅外型上红发碧眼,有着典型的白人外貌特征,而且这位华裔女作家不会半点中文,甚至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都不是很清晰系统,她关于中国方面的知识基本来自周末、假期跟随半混血的爷爷及纯白人血统、美国土生土长
-
福斯特小说中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何双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沟通
文化冲突
福斯特
女性形象
联结
-
描述: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强调不同文化,不同阶层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这种“唯一联系”成了福斯特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在他所有的小说中,他都将两种文化作对比,展示了人们在这些文化冲突和文化沟通中的不同选择,表达了作家
-
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李晓玲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打破沉默
汤亭亭
性别歧视
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
《女勇士》
-
描述:
汤亭亭(又名玛克辛.洪.金斯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卓越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通常被认为是将亚裔美国文学引入美国主流文学的领军人物。通过《女勇士》(1976)、《中国佬》(1980)、《孙行者》(1989)这三部作品,汤亭亭不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建立了她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事实证明,她是成功做到融合中西文化的最有影响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于1976年出版的处女作《女勇士:一个生活在“鬼”中间的女孩的童年回忆》,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创建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女勇士》自出版以来,一直是文学界研究的焦点。很多学
-
文化冲突中的“婚恋”反思:试论陈若曦的婚恋小说
-
作者:
潘旭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恋小说
社会关注
文化冲突
政治隐喻
情爱反思
陈若曦
-
描述:
陈若曦一生辗转于海内外,每一次的迁移都使她的文学生命更加厚重深沉。中西方双重文化氛围中的成长与跨越时空的生活体验,给陈若曦带来了更广阔的创作视野。她以批判的立场反思传统文化对情爱的压抑,又以怀疑的态度看待西方现代性爱自由,在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中积极探寻一种“理想”的婚恋状态。她的创作并没有局限于情爱的小世界,而是在婚恋故事中融入了更为广阔的政治关怀。她以“坚持·无悔”的信念坚守着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更以文学创作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本文将以陈若曦小说中的婚恋题材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陈若曦的婚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