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话语】搜索到相关结果 46 条
-
她们自己的声音
-
作者:
钱俊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力
女性话语
声音
女性主义
都柏林人
-
描述: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塑造女性人物最多的一部作品。都柏林的女性被认为是“受被压迫人们压迫的人”,但是仅仅就女性谈女性是不够的。乔伊斯常常将爱尔兰比作女性,因此有必要将《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置于爱尔兰民族深受英国殖民压迫这一大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考察。一方面爱尔兰民族在强势殖民文化面前逆来顺受、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她本身又是一股固守传统、排斥新生事物的压迫力量。在《都柏林人》中女性形象也具有这种复杂性,身处瘫痪的中心,她们遭受强大的父权制的压迫,她们有懦弱无知的一面,有敢于抗争的一面,有的与父权社会共谋
-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英兰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经验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女性话语
-
描述: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现代女作家。1921年,她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典型的封建遗老遗少家庭,她的文学生涯也在上海开始。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在四十年代的上海迅速崛起,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红极一时女才子。在那个“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现实中”张爱玲似一颗彗星划了一道美丽的轨道,在浩淼的宇宙瞬间辉煌而过,留下了《传奇》和《流言》等惊世之作和无尽的论说与回味。她与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都会的关系是千丝万缕,难以言说的。当人们说起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时,不能不提“十里洋场”的上海。上海造就了张爱玲,张爱玲是上
-
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
-
作者:
金正秀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族想象
晚清
女性话语
女性传记
同胞之爱
-
描述:
本论文以晚清女性英雄传记为主要考察对象,探讨“晚清”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现代民族话语与女性话语之间的双重或多重耦合关系。在晚清现代性话语试图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身份的努力中,女性启蒙是其中的重要推动因素。可是,在现代性主流话语中可视化的女性,却借主流话语合法地要求女性群体的权利,故而,20世纪初中国“民族”与“女性”话语彼此借重、纠缠在一起。这种晚清民族与女性之间的多重耦合关系,很难以“民族压倒女性”的单一框架来阐释。基于此,笔者通过将晚清女性传记叙事放置于晚清英雄传记叙事的演变脉络中,旨在探讨晚清中国女性传记
-
女性自我的重构:以女权主义视角解读魏雷娜•斯苔芬的作品《蜕皮》
-
作者:
王梦馨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身体意识
性别歧视
女性话语
女权主义
性觉醒
-
描述:
魏雷娜·斯苔芬是德国当代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尤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第二次妇女运动中,斯苔芬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德国乃至全世界女性在人类历史上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和剥削压制,坚定不移地为女权主义摇旗呐喊。1967年魏雷娜·斯苔芬以小说《蜕皮》蜚声文坛,该书一经出版便轰动一时,好评如潮。该作品也是其写作风格的典型代表,取材源于自身的真实经历和体验,以自传体的方式诉诸笔端,同时致力于追求女性写作在女性话语和女性美学方面的建构,对女性写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魏雷娜&m
-
论乔叶小说的女性书写
-
作者:
王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反思
乔叶
女性审美
-
描述:
乔叶是一名执着于关注女性生存境遇的优秀作家,她的作品不仅描绘了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男女两性的尴尬处境,还对历史夹缝中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层次解读,透过罪与罚的残酷表象来不断追问人性扭曲异化的根由。乔叶的书写立场是根植于女性文学创作传统的土壤之上,并通过女性视角的延伸、女性话语的重构得以最终确立起来的。在主题层面,乔叶对底层女性的书写与关怀充满人道主义的色彩,在描绘其困乏处境的同时更多的赋予她们重拾尊严的勇气和信心。在女性情感表述与欲望的言说上,她摒弃了道德批判的立场,对于情感禁锢中的疲惫心灵给予更多的理
-
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以建国以来女性写作为中心
-
作者:
黄鹄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身体写作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欲望叙事
-
描述:
从1949年至今,女性文学在短短六十年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女性文学和女性写作、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议题之一,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把目光聚焦于80年代后的女性文学,对80年代之前的女性叙事关注不太多,有学者甚至提出从建国后到80年代初没有真正的女性文学;同时,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作家或作品的个案研究上,在宏观层面上关注度不够。本文力图以女性主义理论为背景,立足于具体文本分析,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对建国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演变轨迹进行
-
边缘处的华章:萧红、迟子建小说比较论
-
作者:
薛丽丽
来源:
三峡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困境
地域文化
女性话语
萧红
迟子建
-
描述:
萧红、迟子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分别活跃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之下,从两者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女性意识和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面临的困境。之所以选择将萧红和迟子建小说进行比较研究,除却两者的地缘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两者对客观事物有共同的关注点和表现主题,在审美情趣方面也有共通之处,论文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萧红、迟子建小说比较研究的基础和意义。论文主体从三方面对萧红、迟子建的小说进行了比较研究。 首先从两者小说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切入,重点剖析两者的故园情结和她们所开
-
论乌利茨卡娅代表作品中的女性话语
-
作者:
董颖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情节
女性话语
自由
女性
家庭观
-
描述:
本文旨在分析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两部重要作品《索涅奇卡》和《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中的女性话语。乌利茨卡娅是俄罗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电影电视剧作家。她的作品已在俄罗斯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文学界也从整体上肯定了乌利茨卡娅对当代文学发展进程的贡献。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乌利茨卡娅的创作逐渐引起文学评论家们的关注,也是从那时开始,女作家的作品慢慢成为众多文学论文和网络论坛争相评论研究的对象。今天,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已经成为俄罗斯当代文坛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作为当代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乌利茨卡娅具备了男性
-
女性“身体写作”的嬗变及其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
作者:
罗淑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演变
身体写作
女性话语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
描述: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坛,有一批女性作家主张在创作中表现“身体哲学”,热衷于“身体写作”,直接从身体的感觉出发,通过对欲望的张扬与描写,来实现其对现代社会中青年人的生活形态与人生观念的叙述,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本文从有关“身体写作”概念的梳
-
一间“自己”的房间
-
作者:
于蓉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批评话语的主体
女性话语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批评话语的形态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第一个为女性创作大声疾呼,为女性文学开宗明义的女作家。伍尔夫作为将女权主义思想引入文学批评领域的第一人,她不仅把批评父权文化的意识、情感和思想注入了文学批评,她还改变了批评话语惯有的表达方式,提供了理论文本的另一种可能性,从而使女性思想以截然不同于父权理论的声音在文学批评中脱颖而出。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被誉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绝不仅仅在于它所表达的女性主义思想,更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伍尔夫开创了一种与父权批评话语方式不同的批评话语方式。她的这篇文章首先在批评话语的形态上不同于男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