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153 条
-
从《大地》中的阿兰看赛珍珠的女性观
-
作者:
曹雪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兰
双重文化身份
女性观
赛珍珠
-
描述:
《大地》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以中国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它于1931年在美国出版后即成为连续两年的畅销书,并于1932年获得普利策奖。1938年因《大地》等七部作品,赛珍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的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佩尔·哈尔斯特龙在授奖仪式上就指出,赛氏代表作《大地》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提出了“中国妇女的地位问题”。作为女性作家,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必然是赛珍珠作品中探讨的主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赛珍珠笔下的《大地》中的女主人公阿兰的人物形象,剖析赛珍珠通过其作品和女性人物所表达的女性观。并
-
乔伊斯与伍尔夫的女性观对话
-
作者:
王扬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比较
女性观
乔伊斯
-
描述:
上个世纪之交的时刻,现代主义成为西方的主要艺术形式,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女性主义运动形成第一次浪潮。女性主义支持社会丕变的激进内涵造成了现代主义创作对性别史无前例的关注。作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具有代表性的男女作家、意识流小说的大师,乔伊斯与伍尔夫在小说题材的选择、小说形式的革新,以及女性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都体现了其女性观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同时,他们的女性观又反过来对其文学创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论文旨在将乔伊斯与伍尔夫的女性观放入现代主义文学和女性主义运动第一次浪潮的时代大背景下,通过对他们女性观成因的
-
女性崇拜的矛盾——论林语堂的女性观
-
作者:
庄璨玮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观
小说创作
林语堂
-
描述:
林语堂于30年代末举家迁往美国之后便开始用英语写作。当时不论是在中国或者是在国际舞台上,对于妇女解放的呼声是日益高涨。林语堂关于妇女的问题更是有他独到的见解。林语堂的小说创作具有浓厚的思想意蕴,其中不乏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描写、思考以及关注。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个人的女性观。他采用了大量的笔墨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并且通过她们将“理想女性”所应包含的特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较多地采用西蒙·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了林语堂六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这些小说包括所谓的“林语堂三部曲”:《京华烟云》、《风声鹤唳
-
无法解脱的困境: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无名的裘德》
-
作者:
李小冰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观
《无名的裘德》
女性主义
-
描述: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所写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争议最大的一部。《无名的裘德》因批判社会传统,在出版后遭到了批评界的强烈非议,致使哈代放弃小说的写作,转而写诗。事实上,哈代对女性的矛盾态度也使得他和他的作品在女性主义批评者中长期倍受争议。本论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无名的裘德》,旨在探讨哈代的女性观和他对女性的矛盾态度的根源。 本文第一章介绍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状况和哈代对女性运动的关注,以明确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第二章主要分析《无名的裘德》对父权思想压抑女性自我的揭示,从而显示哈代鲜明的女性主
-
从《一位女士的画像》第三部作品看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观
-
作者:
潘向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
女性观
爱情观
-
描述:
亨利·詹姆斯(Herry James,1843-1916)的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巨大的作品数量和多样化的主题使他跻身于世界伟大作家之列。他塑造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角色在他的文学创作里占有主导地位。本文试图以亨利·詹姆斯的三部小说中的女性角色…美国女孩…为着眼点,并且从影响女性人物塑造的历史、文化和作家生平等因素出发,在阐述她们对男主人公的影响的基础上,探究亨利·詹姆斯的独特的女性观和爱情观。 全文共分三大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亨利·詹姆斯所处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以及他的家庭生活等因
-
功能文体学角度分析威廉·福克纳和玛格丽特·米歇尔女性观的异同
-
作者:
王淑娟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飘》
功能文体学
《喧哗与骚动》
-
描述:
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和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飘》一直备受评论界的关注,对于二者人物的对比研究在新世纪初也有西方评论家进行了分析,但是对于两人的女性观的对比,还是研究的一个空白。此外,对于这两部文学作品的研究多是从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的角度进行分析。将语言学理论应用在两部作品分析上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主要使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人际功能,概念功能,并根据James Martin的评价理论中的态度部分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可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而定性分析了解两位作者在女
-
先秦儒道女性观研究
-
作者:
陈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家
女性观
儒家
-
描述:
儒家和道家是对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两家,尤其在这两派思想形成之初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从孔子、孟子到荀子,道家从老子到庄子,逐步完成了儒道在思想源头上的基础确立,其中也包含了儒道两家女性观的形成。先秦儒家女性观注重对女性的角色要求,在家庭中女性要做好母亲、妻妾、女儿等角色,在社会中也有具体而严格的规范,如反对女性干政等,对女性能够起到的社会作用进行明确地控制,带有十分浓烈的角色主义色彩。先秦道家的女性观则从老庄追求的自然无为出发,更加肯定人性本真的面貌,崇尚女性的阴柔,充满对母系社会的向往,是追
-
试论《女铎》的女性观——基于1946-1951年杂志的分析
-
作者:
邹雅筠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铎
女性观
男女平等
男女有别
-
描述:
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是由外国传教士揭开的。中国近代史上发行时间最长的一份女性杂志——《女铎》就是由传教士李提摩太创办的。自1912年4月在上海创刊起,至1951年2月止,《女铎》杂志共出版412期,总发行量超过100万份。在她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女铎》经历了不少波折,一度因时局不稳和战争的原因变为不定期刊物。但是《女铎》杂志的最后六年(1946-1951)出刊相对稳定持续,没有发生中断。在1946年至1951年间,《女铎》经历了解放战争与新中国成立等历史事件,为我们研究建国前后社会对于女性的角色认知提供
-
波伏娃的女性观研究
-
作者:
李颖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他者
女性气质
第二性
-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Beauvoir1908-1986)是一位具哲学家、文学家、女权主义家三重身份为一体的女性。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最杰出作家”。作为女性观理论的先驱,她受到了同时代和后代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她独特的女性观和对女性的创新解读对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波伏娃的代表作《第二性》被世人称为女性主义的“圣经”,在《第二性》中,波伏娃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来阐述她的女性观。本文将深入解读《第二性》,分析和解剖该书女性观,试图对她的女性观思想进行全
-
浅论陈衡哲的女性观
-
作者:
张辉辉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陈衡哲
性别差异
女性责任
-
描述: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无疑发源于“五四”时期,中国的女作家们受西方妇女运动的影响,女性意识逐渐觉醒。陈衡哲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的最初借鉴者,并曾在旧时代里感同身受过旧思想、旧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与压迫,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女性理论。虽然仍处在一个初步觉醒的阶段,但她的女性观的拓荒价值及超前性和预见性是值得肯定的。本课题旨在对其女性观进行探讨,对历史进行一定程度的“去蔽”,还原一个被文学史遗忘的陈衡哲。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陈衡哲女性观的具体内容。主要从女子教育观念、女性职业观念、女性婚恋观念三个方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