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磨砺》之女性主义刍议
作者: 谢周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女性性欲   《磨砺》   女性意识   母性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1939—)是当代英国文坛多产的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先后获得过布莱克纪念奖、爱·摩·福斯特奖等多项文学大奖,1980年还被授予皇家CBE勋爵爵位。在世界文坛,德拉布尔因其崇高声誉,常常是文学批评家和女性读者所热衷追踪的对象,而在中国,我们对她的研究却还刚刚开始。 德拉布尔以善于写英国社会变迁及妇女生活处境的题材而著称。由于受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强大的女权主义思潮的影响,德拉布尔特别关注知识女性的命运与生活处境。她描写知识妇女在男权社
从《闺阁记》《金锁记》看赛珍珠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作者: 曾青梅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化   女性意识   来源   赛珍珠  
描述: 赛珍珠与张爱玲都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女作家,女性是她们共同关注的对象。《闺阁记》与《金锁记》分别代表了她们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在她们看来,女人一生中三个重要身份,特别是“妻子”和“母亲”无疑都是宗法父权为女性设定的文化概念,用以承载男性社会的意义。赛珍珠通过塑造一个从顺从到反省,从迷失到抗争,从狭隘到身心超越的女性形象来抗衡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定位,以达到反父权制的目的。这种反抗却不是以剑拔弩张的显性对立形式出现的,而是以团结男女双方,求同存异,贯通中西文化精神为宗旨,故而显得平和而富有生气。体现出作者开放的胸襟及
张爱玲女性意识的内省倾向
作者: 单宏月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内省   女性悲剧   女奴性  
描述: 五四新思潮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妇女解放和女性寻求自身发展的潮流,从此,女性开始有了关注自身命运和自身价值的意识和可能,从此,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等思潮风起云涌。与此同时,文学界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以自己的主体身份叙说着女性形象、女性心理与女性命运,成为了当时女性和妇女解放运动的代言人。她们大都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具有独特的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视角,为女性解放思潮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四十年代登上文坛的女作家张爱玲,与这些现代文学史上的前辈女性作家一样,也有着十分强烈的女性意识,她关注女性命
凯瑟琳·安·波特的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姚范美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反叛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凯瑟琳·安·波特  
描述: 20世纪上半叶,凯瑟琳·安·波特以其中、短篇小说风靡美国。她以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敏锐、细腻的观察,简练、犀利的笔法,写出了为数不多,但篇篇强劲有力、风格独特、寓意深远的作品,给人诸多启迪。自30、40年代以来波特一直受到英美文艺批评界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以更开阔的研究视野、更灵活的方法和更趋多元化的理论对波特展开研究,使之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广度。波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其作品主人公多为女性,且多以女性在新旧秩序、传统与变革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矢志抗争、追求自我价值的实
都市中的沉沦
作者: 王英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   “堕落”女性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文化   社会转型  
描述: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中女小说家笔下部分“堕落”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堕落”女性是指在20世纪末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时期,市场化、商品化的都市中,背离传统公认的道德规范、利用肉体与男性进行交易以获利的那部分女性。她们一方面貌美,另一方面沉沦,在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具有“恶之花”的特色。文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追溯了它们文化思想上的根源,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全文包括上、下两篇和一个简短的结语。上篇中以人物内在女性意识的强弱、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态度将“堕落”女性形象大致分为四类,
国产热播婆媳剧的人物群像解析
作者: 宋婧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婆媳剧   女性意识   男权思想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小荧屏,大社会,电视对现实生活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关注、它对社会近乎原生态的展现,使喜欢看电视的的人们已习惯从电视节目中寻找生活的密码。电视剧作为大众广泛喜f爱的一种电视文艺形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表达着特定历史时期观众的“深层集体心理”,同时以其承载的意识形态“询唤”大众,建构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在日益丰富的电视剧类型中,表现家庭日常生活中婆媳之间微妙关系和矛盾冲突的为题材的婆媳剧脱颖而出,成为当下家庭伦理剧中的主要类型。1997年播出的电视剧《婆婆媳妇小姑》,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拉开了国内婆
论奥斯丁小说情节与形象的双重性
作者: 姜莉莉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人物形象   双重性   奥斯丁   情节模式  
描述: 经过近两百年来读者的鉴赏和批评家的鉴定,英国作家简·奥斯丁早已跻身经典作家之列,幸运地成为极少数为父权社会所认可的女作家之一。在她身上,交织着父权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初步觉醒的女性主义意识。她对父权文化既非全盘继承,也非激烈颠覆,而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采取了温和的叛逆姿态。由于社会时代的局限,作为一名保守的中产阶级淑女,奥斯丁不可能公开、明确地宣扬其进步的女性主义意识。同样,作为一名思想敏锐的作家,她也没有沦为父权文化的传声筒。奥斯丁在作品中采用了双重文本策略,将其与父权文化格格不入的女性意识隐藏在文本深
《彩虹》中的女性
作者: 张兰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自然本我   社会自我  
描述: 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极大地压抑和扭曲了人性。社会动荡不安,失业工人和女权运动者组织了大量的罢工和游行,人们对与德国作战的恐惧与日俱增;举国上下对于英国的前途充满焦虑和怀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困惑。英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妇女运动达到了高潮。女权主义者们强烈要求获得和男人一样的社会政治权利,尤其是选举权。 作为一个尊重人性和自由的作家,劳伦斯憎恨工业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劳伦斯认为两性关系的失衡是一切社会问题的症结,因
从张扬到收敛:论陈学昭女性意识的演变
作者: 俞莹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学昭   延安整风   女性意识   创作个性   战争  
描述: 陈学昭是曾留学法国的中国现代女性作家,是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的先驱者和积极倡导者之一,同时又是较早为着理想而奔赴延安的革命战士。她既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又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女性主义观点,这些观点也体现于其文学创作中。陈学昭不断思考和探索女性解放之路。随着她人生阅历日益丰富,视野不断开阔,其女性意识也不断发展。 作为第一代女性知识分子,她对女性思想的认知和思考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而从一个受西方思想影响、信奉个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时代女性,到加入革命队伍、成为集体主义至上的革命作家,陈学昭的人生道路和
现当代文学中的寡妇形象研究
作者: 王维维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文化   贞节   女性意识   寡妇   生命力  
描述: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由于封建文化的垄断性,妇女地位的从属性,使女性成为了失语的群体,而寡妇—更是游离于女性之外的特殊群体,她们是被孤立在社会、人群之外的。寡妇始终是封建道德观念关注的核心,寡妇作为男权社会的殉葬品,一方面忍受着丧夫的巨大痛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甚至自身的巨大压力。她们被剥夺了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力,她们必须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地永远生活在对于死去丈夫的哀悼之中,不能改嫁,成了活的死人。她们完全被禁闭在正常社会生活之外,家中单调无聊的生活无所寄托、毫无兴致,她们永远没有幸福可言。但她们有着
< 1 2 3 ... 44 45 46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