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幽灵之家》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李佳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莎贝尔·阿连德   女性意识   女性叙事  
描述: 在拉丁美洲这样的父权体制之下,女性开始自觉到该为自己找寻出路,不能再当男性眼中的物品,她们想将主权拿回自己手上,夺回发言权,为自己发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本文以伊莎贝尔·阿连德小说《幽灵之家》为研究对象,对小说进行女性主义叙事研究,对埃斯特万家族女性在觉醒道路上所作的努力行进探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内对《幽灵之家》女性研究的空白,丰富拉美女性文学研究。论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来形成完整的框架。第一部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埃斯特万家族女性从“旧我”走向“新我”,从身体主权的重获和性意识的觉醒两个方面对自我进行
《纯真年代》老纽约“金字塔”及人物形象解读
作者: 房园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自我界定   老纽约   怀旧  
描述: 伊迪丝·沃顿是19世纪末美国文坛上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位女作家。沃顿的创作才华和智慧早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初露头角了。作为一名多产作家,她的作品风格各异,遍布从小说,诗歌,自传到文学批评,游记
论毕淑敏创作中的生命关怀
作者: 王畅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毕淑敏   女性意识   白色意象   生命关怀  
描述: 女作家毕淑敏的小说创作,在当代的文学创作中以其独特的创作特色成为一道绵长而亮丽的风景线。在她的小说创作生涯中,她以中国人的禁忌话题——死亡作为其创作的主题,以此来唤醒人们的死亡意识。同时,毕淑敏对生命意识和女性意识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从而共同构成了她小说中独特的生命关怀。 由于毕淑敏在生死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理解以及由此所体现出来的对人类生命的关怀,所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试从三方面阐述毕淑敏的“生命关怀”小说创作的演变流程,归纳其独特的生死观,并且透过她的生死观,体会到她由此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关
论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吕玲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女性意识   女性人物形象  
描述: 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标志,也是元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历来倍受注目,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对元杂剧中女性主体意识的空前张扬与反传统的特质进行审视。通过剖析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来反观作品同时代的社会思潮,女性地位,政治与婚姻家庭制度,以及女性文化在元代的嬗变及原因。论文分为引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引言主要述及了论文写作的意义、目的、写作角度及简要的文献综述。正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追溯了《诗经》直至宋代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中国女子在千年旅程中,没有走向光明大道,反而进入了无底深
论铁凝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人生
作者: 钟和燕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超越性别意识   女性意识   铁凝  
描述: 铁凝是一个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的女作家。她的创作以对女性个体生命生存状态的关注引起批评界的瞩目。其文本在呈现性别意识的同时又具有超越性别的意识。铁凝利用“双性视角”,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揭示、反思、探索女性个体的生命意义,并把对女性个体的关注上升为对整个人类的关注,追求普遍人性的健康与和谐发展,以期建立起真正的女性文化。正是这种成熟的女性意识使铁凝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本文把铁凝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文本细读的方法,从研究铁凝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女性与男性情感纠葛、女性与女性的内讧关系、女性与自
知识者的灵魂探寻之路:论徐坤小说中女性意识的特性
作者: 邝兰兰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知识分子   徐坤   角色反串  
描述: 徐坤是20世纪90年代一位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的作家。她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其间有过文化思考中的角色转换,有对男权文化猛烈的解构和颠覆,有过突围后的悲哀、迷惘和思考,更有对知识女性精神出路的不懈探寻。徐坤的创作使中国的女性文学走上了新的台阶。本文介绍了西方的女权主义理论,简要总结了中国20世纪女性写作中女性意识的发展。从徐坤作为一个学者和女作家的角度来对徐坤的小说进行解析,分析了徐坤早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并结合徐坤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分析了徐坤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从中总结出徐坤小说
海明威的女性意识
作者: 袁永菊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海明威   女性人物  
描述: 由于海明威的作品一直以打猎、钓鱼、拳击和斗牛为主题,他 一直被当作一位大男子主义作家。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妇女 运动的兴起,以及女权主义者在文学评论界的出现,海明威成为许 多评论家的头号攻击对象。他们纷纷谴责海明威,认为他的作品中 一贯有性别歧视倾向。通过重新审视海明威在生活中对待女性的态 度,并分析他主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我们发现尽管海明威偶尔处 于矛盾和困惑之中,但总的来说,他在生活中是尊重女性的,而且 也创造出了许多值得称颂的
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
作者: 张维娟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功名意识   女性意识   妇女意识  
描述: 元杂剧作家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时,下意识地把良家妇女分成了未婚少女与已婚妇女两种类型。对前一种类型,强调婚姻及时,对后一种类型,突出“从一而终”。婚姻及时与“从一而终”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前者是后者的先在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这与在妓女类作品中渲染妓女坚贞的品质一样,目的是把女性全部纳入男权制家庭中。在男女两性权力结构关系中,元杂剧作家大多倾向于强调女性的依附地位,突出男性的主体性位置。 本文第一章着力于探寻元杂剧作品中未婚女性的年龄与儒家思想中女性理想婚龄及现实中实际婚龄的差异。儒家关于女性理
乔治·爱略特:一位女权主义先驱
作者: 宋萍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乔治·爱略特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叙事学  
描述: 乔治·爱略特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坛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长期以来,评论家认为爱略特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其将现实主义小说技巧运用在小说创作中并率先采用了心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自爱略特创作《米德尔马契》以来,爱略特作品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和对女性的陈述越来越引起评论界的关注。但是,评论家们要么将爱略特作品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归结为作者本人对父权制文化的矛盾情结,要么归结为女性人物自身的性格缺陷。他们没有深入探究作者生活和文本生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基于前人对爱略特作品中女性意识及叙述方法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后现
《占有》中A.S.拜厄特的历史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分析
作者: 邱水红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占有   女性意识   历史意识  
描述: 《占有》是当代杰出英国女作家A.S.拜厄特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990年并一举夺得当年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它讲述的是现代两位学者在合力追寻维多利亚两位诗人之间一段隐秘爱情的过程中,逐渐相知并最终相爱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书中维多利亚时期和现代时期两个故事情节交叉并行,主要人物对称,将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本论文主要以书中两个情节的对照为切入点来探究拜厄特的历史主题,包括过去和现在的关系,已故艺术家和现代学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和先祖的关系。通过分析维多利亚时期和现代时期两个
< 1 2 3 ... 23 24 25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