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566 条
-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的演变
-
作者:
徐瑞雪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演变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反映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在英国,真正的女性文学起源于19世纪。19世纪的英国被认为是女性文学的黄金时期。越来
-
女性,男权文化中永恒的他者:论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静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元杂剧
男权思想
-
描述: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元杂剧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其内容之广、数量之多,堪称一代文学,与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肩。在人物题材的选择上,元杂剧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仅包括社会政治剧、历史现实剧等传统题材,它还以广泛的视角深入到了下层民众,特别是广大的女性群体,创造出了大量的不同地位、不同形象的女性,她们犹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在元杂剧各处,显现出当时女性的风貌,串联在一起便可窥见元杂剧作家的女性观。 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进步要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衡量”。自从五千年前母系社会被取代,男子们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
《天雨花》研究
-
作者:
唐胜兰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左仪贞
天雨花
女性意识
弹词小说
-
描述:
弹词是盛开于明清的艺术奇葩,是讲唱文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明末以来,弹词艺人和作家朝着雅俗两个方向发展:一支仍在市井演唱,一支进入书斋。一批优秀的女性弹词作家积极参与创作,从而使一些弹词文本日益脱离演唱成为一种独立的闺阁文学。而这类适合案头阅读的弹词作品,也更为接近于小说这一文体,因此,学界亦有将之称为“弹词小说”。同时,女性作家在弹词小说创作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表现出一种集体创作的倾向。 《天雨花》是这些弹词小说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部,其一韵到底的才情被传为美谈。《天雨花》作于清初而缅怀明朝,以揭露
-
丁玲小说的女性主义创作之路
-
作者:
李文浩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湖湘文化
女性意识
丁玲
女性主义
-
描述:
丁玲作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和坚定的无产阶级斗士,以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多变的文风长久以来吸引着文学评论者。一方面她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女性意识,另一方面又与政治意识相纠结,为文本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作为一名湘籍作家,湖湘文化对丁玲女性主义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经世致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虽九死其犹未悔”等湖湘精神都在她的创作及人生追求里有集中体现。虽没有直接参与“五四”运动,作为第二代女性作家的丁玲仍然用她与生俱来的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极具女性话语特征的文笔为我们创作
-
从《纯真年代》的叙事看华顿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惠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叙事技巧
叙事声音
-
描述:
伊迪斯·华顿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女作家,出生于纽约上流社会。她的作品大多描述上流社会人物悲惨的遭遇和命运以及他们在环境的压力下艰难的抉择。《纯真年代》写于1920年是华顿“老纽约
-
娜拉的挣扎与回归:苏青写作悖论
-
作者:
李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娜拉
女性写作
-
描述:
苏青作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无论是她离婚后为生活而写作艰辛,还是对家庭生活、世俗生活的生动而立体的描写,都对中国式“娜拉”形象进行了丰富而富有特色的诠释,成为和张爱玲并驾齐驱的“双子星座”。本文力图从苏青写作行为和作品特色出发,以中国娜拉形象为切入点,探索苏青写作的意义。第一部分主要从苏青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的过程来分析。在上海沦陷时期,苏青等人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为创作基础,作品中渗透着女性对平凡岁月日常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苏青敢于走进世人面前,以大胆的书写自我经历,将生活的困境细致而立体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她
-
浮华后的困境与突围
-
作者:
张婧磊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长篇都市小说
女性意识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
描述:
二十世纪末,伴随中国社会商品化、市场化、传媒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长篇都市小说开始浮出历史地表,作为都市文化重要创造者和承载者的都市女性也随之赫然显现在女性形象画廊的前列。综观近几年来长篇都市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历时的同步和现时的多彩,又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平面化叙述,女性形象塑造的偏颇等等。只有正视这些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弊病,才能使长篇都市小说有质的真正飞跃。
本文的基本结构有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序言主要指出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正文分三部分:首先,从长篇都市小说的兴起、社会
-
谁在边缘地:萧红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论
-
作者:
刘巍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奴性
萧红
叙事手法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文学创作中的女性立场是独树一帜的,表现出鲜明自觉的女性意识。她的女性意识既是女性的又是超越女性的,流动于其文本创作中,有一个奴化、异化、超越的过程,是矛盾、反复、衍异的,这就呈现出一种复杂组合和衍变的张力,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对萧红的女性意识进行梳理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萧红独有的文学观念,进而梳理出萧红的女性意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第一章从婚恋、生育、生死三个层面,对萧红笔下的女性悲剧命运进行解读。千百年来,在女性作为“空洞能指”的历史中,她们只是男权文
-
简论池莉小说的世俗化特征与女性意识
-
作者:
李翥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
女性意识
世俗情怀
嬗变
-
描述:
池莉的小说大多取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 呈现出生活的本真状态。她总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看待一切和评价一切, 她的作品中总是有着浓厚的平民情结,无处不渗透着她的世俗情怀。其小说主要通过对琐碎日常生活的书写,对知识分子的贬抑,和对爱情神话的消解来体现这种世俗关怀。值得注意的是,池莉的小说还塑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尤其是那些张扬生命,具有很强自我意识的女性。她们普遍自尊、自强,从烦恼不断的人生中做出务实的选择,表现出她们适应环境“不屈不挠的活”的生存能力。池莉执著于探索女性的价值取向,寻找属于女性的生命视野,
-
对斯佳丽与王熙凤的女性主义探究
-
作者:
马文博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双性同体
悲剧
男权制
-
描述:
《飘》和《红楼梦》是两部世界闻名的文学作品。虽然它们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但是从女性观视角进行分析,它们都属于描述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性格发展历程的文学作品。 本文旨在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两部文学作品中的两个典型女性形象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本文共分三章,通过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对全文进行阐述。 第一章探究这两位杰出女性形象所具备的共同性格特征及其成因。我们可以看到她们特殊的人生经历赋予了两位女性主动争取社会地位和权力的抱负。 第二章重点分析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制,以及女性自身的抗争。虽然
<
1
2
3
...
14
15
16
...
55
56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