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中国二、三十年代典妻题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袁彩虹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夫权制
“典妻”
二
女性形象
三十年代小说
物化生存
-
描述:
“五四”是一场发现“人”、向“人”回归的革命,这场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以科学与民主的大旗矛头直指中国几千年的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旧观念,尤其是以维护父权制为己任的封建礼教。新文学先驱们的目光不可避免地投向妇女,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关注妇女,解放妇女成为了他们的共同识见。来自南方农村的乡土小说作家,以乡村回忆为创作的主要形式,他们将关注的目光一同投射在古老的“典妻”风俗上,重视对农村风土人情和民俗事态的描写,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为我国现代文学史塑造了典型的“典妻”形象。本论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
-
TVB“女人戏”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和取向
-
作者:
胡玲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TVB女人戏
商业定位
固化
性别政治
部分解构
女性形象
-
描述:
TVB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华语电视剧集供应商,它的电视剧的影响逸出香港地 区,远播内地。TVB电视剧集对内地观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及内地电视剧文化 具有深刻影响。近年来,TVB女性题材电视剧成为观众的新宠,TVB女性题材电 视剧中的女性形象较传统女性形象出现了新变化。以电视作为主要形式的大众媒介 传递的内容尤其对受众有着潜在的大范围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分析这种变化的成 因、建构、取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对TVB“女人戏”中选取的《金枝欲孽》、 《珠光宝气》、《女人唔易做》、《有营煮妇》等4个典型文本进
-
中国三十年代电影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卫莱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困境
历史地位
电影创作
三十年代
社会矛盾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三十年代电影女性形象研究
-
库切笔下的后殖民时代女性形象
-
作者:
洪梅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灵感
叙事策略
文学作品
后殖民时代
女性形象
库切
-
描述:
库切笔下的后殖民时代女性形象
-
论松本清张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徐雨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儒家思想
松本清张
女性观
女性形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描述:
论松本清张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西方“复仇”题材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末路狂花》为个案
-
作者:
徐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复仇
“洞穴”比喻
原型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对于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讨论和研究由来已久。以“复仇”为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作为其中一个特色鲜明的类别却鲜有专门的论述。本论文针对西方“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提出并尝试回答这样几个问题:西方女性电影中的“复仇”女性究竟有着怎样的丰富性?在这些丰富各异的“复仇”女性形象中有无共同的“原型”可循?一部典型的“复仇”题材女性电影如何深入表现这样的原型式的人物形象?一部优秀的女性主义复仇影片将带给新的女性形象什么样的启示? 本文认为“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往往或多或少地符合柏拉图洞穴比喻中的“囚
-
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刘霞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文本分析
消费意识形态
女性形象
内容分析
-
描述:
本文是一篇以新世纪(2000 -2007年)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着眼点的论文。本文打破以导演、类型或年代来分析女性形象变迁的传统方法,立足于社会现实,以近期中国大陆涌现出的女性电影为文本,归纳出新世纪以来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角色进行精读,以此分析女性意识在新世纪女性电影中的建构和呈现,并进一步探讨造就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多元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同时,这次女性电影的勃兴可看成是继1980-1995年第一次女性电影高潮后的再一次高潮,这两次女性电影浪潮中
-
网络媒体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分析:以新浪网社会万象频道为例
-
作者:
覃宁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社会性别
社会新闻
网络媒体
新浪网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对新浪网社会新闻的有关女性报道进行再现研究,提出研究假设新浪网社会新闻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性别成见,但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塑造出现新意,呈现出由传统家庭角色向社会角色的变化,有构建多元女性形象的意识。本文借用表征描述及有说服力的数据、图表等进行内容的定量分析与文本的定性分析,从社会性别视角归纳分析“她”在社会新闻中的表达和定位,证明了假设成立。在文章的最后探讨了网络媒体中存在女性形象异化的成因,并就减弱网络媒体中性别成见印象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期望网络媒体能用社会性别视角开展新闻报道,反
-
分裂中的融合——从女权主义视角来解读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
-
作者:
马京玲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托马斯·哈代
女权主义
英国小说
《德伯家的苔丝》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成就不仅体现于田园生活的描绘和非凡的悲剧艺术,而且重点表现于他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他所塑造的女主人公往往被赋予悲剧性的命运,但这其后所蕴藏的不是他的厌女倾向,而恰恰是他独特的女权意识。与其他男性作家不同的是,他试图打破文学传统,塑造新女性形象,同情女性所处的生活和情感困境,给予她们一种人文主义关怀。 本文着重从女权主义视角来解读和分析《德伯家的苔丝》,探讨哈代在其中所要传递的女权意识。第一章从苔丝对爱情和婚姻的追求来探索哈代独特的婚姻观,
-
涌动的“幽灵”:卡夫卡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陈占权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手段
比较文学
德语小说家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卡夫卡小说
-
描述:
琳琅满目的女性形象在中外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卡夫卡笔下塑造的主人公绝大部分是男性更受研究者的青睐,但是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又体现了与众不同的风格。一般看来,卡夫卡在其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不是道道地地的女性形象,却都像是幽灵一般穿插在故事中间。”更有甚者,有些评论家认为“卡夫卡作品中的妇女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妓女的变形。”这些观点不仅“近于刻薄”,①而且不利于我们透过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来认识卡卡夫卡及其作品。所以,对卡夫卡小说中的重要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将从五个部分对卡夫卡小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