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论纳瓦依《五卷诗》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价值
-
作者:
阿丽亚·艾孜子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纳瓦依
《五卷诗》
“模仿创作”
女性形象
社会价值
-
描述:
古往今来,维吾尔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财富,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做出了不朽贡献。维吾尔人民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古典书面文学产生于本民族的文化环境,并在本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中是不可分离的双翼。维吾尔古典文学是维吾尔人民的自豪和骄傲,是一宗最伟大的文化遗产,并且是所有哲学社会思想的鲜明体现和漫长世纪生活经历的艺术反映,同时是具有独特民族审美观的生动记录。它以审美价值高,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绚丽,融合性特点,以及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作用和使用多种文字表达等特点引人注目。维吾尔古典书面文学产生后,在汹涌不断的激流中
-
女人的史诗 雌性的歌哭:严歌苓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刘程程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叙事伦理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史诗性
-
描述:
严歌苓是著名的华人女作家,从上世纪80年代进行创作,至今笔耕不辍。在严歌苓笔下,一系列的女性栩栩如生地演绎着她们的悲欢人生,而这些女性,从人性、生存、哲理等多维度地表现作家的敏锐和才智。 作家的女性抒写,有着自己的特色,即将女性抒写定位于“史诗性”,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长篇叙事的多主题尝试,从她还在国内发表作品,到后来移居美国,由女人群像的断片生活,向女性个体整个生存状态做细致入微的探查,二是严歌苓对历史语境反复言说,长篇中无不印上深厚的历史烙印:移民的历史环境、国内的历史发展、文革的特殊年代等,不断将女
-
多变的是生活,不变的椒命运-从女性视角评析《他们》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克菲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他们
-
描述:
《他们》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创作初期的代表作。欧茨因多产著称。她的作品类型及题材都十分广泛,并且喜欢尝试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尤以心理现实主义最为擅长。在她的作品中,城市暴力和自然主义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对欧茨作品中的女性进行女性主义的分析是近些年来开始的研究。虽然她本人并不是一位女性主义作家,但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往往生动、写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这部作品中,欧茨塑造了一幅女性群像。本文根据女性主义先驱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著作《第二性》中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这部作品中出现的遭遇不同却命运相同的女性形
-
中国女同性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吴洋洋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同性恋电影
酷儿理论
女同性恋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同性恋电影从1919年开始迈出了探索的足印。但直到半个世纪后,才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宽容和自由。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世界西方女同性恋电影收获了不小的成果。相较之下,中国的女同性恋电影起步和发展要滞后很多。直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涌入、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以及同性恋在医学上非病理化的实现,中国社会对女同性恋者的态度逐渐变得宽容。先锋的电影艺术家及时捕捉并反映这一社会态度的微妙变化,将女同性恋者的生活状态和与她们有关的故事搬上银幕,在主流社会文化和女同性恋亚文化之间构建起跨文化的对话。 在以男
-
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梁霖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张洁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作家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 张洁的小说作品倾注了对女性的满腔热忱和深切关注,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张洁作为先觉者,其作品中贯注一气的女性现代意识。张洁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的现代衍进,作出了杰出的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这是张洁之于中国女性文学的意义,也是张洁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
-
广告女性形象塑批判及展望
-
作者:
吴若姝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性别刻板印象
广告媒介
女性形象
社会性别建构
-
描述:
广告女性形象塑批判及展望
-
论弗兰克·诺里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曾绛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弗兰克·诺里斯
家中天使
新女性
女性形象
双性气质女性
-
描述:
弗兰克·诺里斯(1870-1902)被誉为美国19世纪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和跨世纪美国艺术与思想转型的试金石。作为一名坚持创作源于现实生活的作家,诺里斯关注女性社会角色、女性觉醒等世纪之交
-
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李霞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列姆昌德
女性观
女性形象
矛盾
小说
-
描述:
普列姆昌德是印度现代著名作家,由于在小说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印度被誉为“小说之王”。他的创作对印度近现代文学影响深远。在普列姆昌德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她们性格鲜明、各具特色,既反映了印度女性的基本生存状况,又表现了普列姆昌德的独特的女性观。一方面,他对女性怀有极为深刻的同情,主张她们拥有独立自主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女性对男性要宽容、忍耐、顺从、忠贞,始终做一个像“悉多”那样为男性无私奉献的女人。这就构成了他思想的内在矛盾。其原因则与印度传统的熏染、西方文明的冲击以及他个人的生活经
-
金钱的罗曼司: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女性形象的负面塑造
-
作者:
黄庆芳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了不起的盖茨比》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女性形象
家庭观念
-
描述: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海明威,福克纳齐名的伟大小说家,被誉为“爵士乐时代的编年史家”。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更是再现美国爵士乐时代的风貌的一部伟大作品。小说的主人翁盖茨比和主要叙述者尼克都是男性,菲茨杰拉德本人也承认这是一本“男人的书”。可以说,作者本人就是男权社会的代表。对于作品中的女性,作者把她们都塑造成了崇尚金钱和物质利益,追求享乐的拜金女郎。她们或者来自上层阶级并努力维护其身份地位,或者梦想要跻身上层阶级并为此不惜出卖精神和肉体。与作品中的男性(盖茨比和尼克)相比,作
-
论曹植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欧阳竹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洛神赋
文化内蕴
曹植
产生原因
女性形象
-
描述:
曹植是三国时期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成绩斐然。其笔下多彩多姿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很重要却又缺乏整体研究的领域,本文综合运用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法,对曹植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全文分五章: 第一章:从建安时期社会状况、思想、风气的影响,曹植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以及前代文学成果的影响三个方面探析曹植笔下女性形象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以建安25年为界,将现存曹植作品中48位女性形象分前、后两期列表研究,又根据需要将其分为“德女”、“怨妇”、“美人”三类加以考察。 第三章:从女性形象的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