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姜文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代晨光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塑造观   姜文电影   两性对立关系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中国新一代电影导演中,姜文作为不可多得的怪才,以自己对电影叙事的独特理解,塑造出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其导演的四部电影作品中,人物形象不再是中国早期电影中单向度的扁平人像,许多鲜明人物形象被成功塑造的同时,还被深深的打上了姜文独特风格的烙印。而在其充满“姜氏色彩”、习惯于充斥着血性“纯爷们儿”的男性人物形象的电影中,女性人物形象作为电影作品的一部分,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形成一种既有机统一于电影叙事表达中,又独特跳脱自成一格的微妙存在。这些人物包括——《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米兰和余北蓓,《鬼子来了》里的鱼
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比较:以若干男女画家的作品为例
作者: 杜丰芮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女画家   水墨人物画   比较   当代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当代的水墨人物画作品中,以女性为表现对象是画家青睐的表现内容,许多画家都关注女性的生活空间与精神世界,创作出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作品。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以往时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千姿百态多元化的面貌,这其中既有对女性生活情状的描绘,也有对其精神状态的表达;既有把女性置于性别色彩当中的演绎,也有把其融入进母性情怀中的诉说。画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和审美出发,表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风貌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的精神状态。她们有的出自男性画家之手,有的是女性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本文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
商业诉求·意识形态·艺术策略:193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谭若阳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视觉愉悦   城市文化   1930年代中国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毋庸置疑,1930年代是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特殊历史时空,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创作取得了质的飞跃,从无声电影的探索到有声电影的成熟,从杂耍的娱乐产业到全面的文化产业,不仅突破了好莱坞电影的市场挑战,而且在电影作品的产量和艺术质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本文试图以这一时期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结合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论”、汤姆·冈宁的“吸引力电影”、理查德·戴尔的“明星作为明星”等理论视角,对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进行一个全面的、多维度的探讨,从而分析研究这一时期电影
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形象音乐塑造研究:以《小二黑结婚》、《江姐》为例
作者: 张怡红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民族歌剧   小二黑结婚   江姐   女性形象   音乐塑造  
描述: 纵观中国民族歌剧的历史,女性形象的塑造似乎成为一个难以割舍的、永恒的话题;或许可以说,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史就是女性的解放史。本文试图以新版歌剧《小二黑结婚》、《江姐》为例,对剧中经典女性人物小芹、江姐的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进行研究,并分析探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对中国民族歌剧进行概述。第三部分对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江姐》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女性文化特征,并以《小二黑结婚》、《江姐》中经典女性人物小芹、江姐的戏剧
丁玲与姜敬爱小说的女性形象比较:以1920-1930年代作品为中心
作者: 孟庆颜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语境   女性意识   丁玲   女性形象   姜敬爱  
描述: 丁玲(1904-1986)和姜敬爱(1907-1943)是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她们都在近代到现代这一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历史诉求,两人有相似的社会文化语境和同样坎坷的成长经历,她们都从女性的视角对处于社会边缘的女性的生活和命运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她们的小说都对女性的命运进行了集中地描写,揭露了那一时代萌发出的女性意识,刻画了饱满、多样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以丁玲与姜敬爱1920—1930年代作品为中心,运用比较文学、女性文学的方法,结合二位作家创作的社会语境、
中俄女性杂志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以《瑞丽》《时尚》为例
作者: 塔季扬娜·切尔内绍娃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全球化趋势   女性价值观   中俄女性杂志   女性形象   文化结构  
描述: 当今社会,媒体的影响力已蔓延到我们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媒体强大的宣传力及影响力使其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传播工具。人们也在通过媒介这面“镜子”找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足迹,同时媒体也通过文化表达者的身份去传播新的文化精神。本文之所以选择中国的《瑞丽》和俄罗斯的《时尚》这两本杂志作为研究样本,是因为这两本杂志都是以青年都市女性的时尚生活为内容,传递时尚讯息、交流女性情感话题、引领时尚消费的主流媒体,并且在销量、受众群和影响力方面列居同类杂志前茅。近年来关于媒体中女性形象演变的研究文献及文章越来越多,范围也
从女性雕塑家的视角出发:试谈我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静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实   内在美   造型特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这个词是西方女性提出的,要求与男性一样自由与平等。女性艺术家脱颖而出,改变了艺术界的现状,她们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尊重,用独特的艺术语言拓展了艺术的领域。女性形象自古以来没有淡出过艺术舞台,作为艺术家偏爱的实体,不管是在哪种艺术形式里,都深受欢迎,当然女性形象自身的艺术可造性很强,可柔弱娇美,可巾帼不让须眉,可小鸟依人,可独当一面,迎合女性而出现的产业链更是数不胜数,女性在这个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女性雕塑家看待女性形象更为婉约细腻,温柔独特,更加独特的表现出一种内心的东西。我以身为女性而
约翰·福尔斯早期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万莉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收藏家》   《巫术师》   《法国中尉的女人》   约翰·福尔斯   女性形象  
描述: 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福尔斯早期三部长篇小说(《收藏家》、《巫术师》、《法国中尉的女人》)塑造了不同时代的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多姿多彩,丰富复杂,她们既是美丽聪慧的缪斯,又是情欲兼俱的夏娃,更是欺骗背叛的撒旦。她们性格复杂中又具有主导性,都努力成长进步,追求自由独立,渴望美好爱情。 福尔斯早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产物,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是他个人生活经历的投影,深受他孤独的少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也有他妻子和母亲的影子;同时,还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女性主义思潮以及莎士比亚、哈代、狄
都市文化背景下的都市女性形象:池莉、王安忆的都市小说比较
作者: 张晴   来源: 宁波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文化   池莉   王安忆   女性形象   都市小说  
描述: 文化与文学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都市生活经验在文学创作中得到更多的呈现。都市文学作为当下最主要的文学样式,是人类探寻城市,解读城市的原生态记录。中国都市文学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都市化发展全过程,记录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都市文化的纷繁复杂。这种以现代都市为背景形成的文学审美经验,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写作、传播及评价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都市女性又是最能体现都市文化与都市个性的,由于女人和都市天然的紧密的联系,状写女性在现代都市中的生存状态,探究女性和都市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代都市小说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筱燕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女性形象   唐传奇   男性视角   演变轨迹  
描述: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以前多为静态化的类型分析,本文把唐传奇中的女性置于整个唐朝社会这一历史语境中,指出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女性符号”——“情女子”——“侠女”——“烈女节妇”的演进轨迹,性格由单一渐趋丰满,形象从简单到多样化。究其原因,是由于唐传奇的创作主体都是男性作家,唐传奇中的妇女本身是没有话语权的,属于被书写的对象,女性要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文本之中,取决于作家的创作心态和社会风气的变化,也和唐传奇不断发展的文体特征有关。但是从作品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唐传奇还是在客观上给我
< 1 2 3 ... 99 100 101 ... 151 152 1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