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困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32 条
-
美国文化转型时期的个体生存状态——论伊迪丝·华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
作者:
隋芳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困境
社会转型
自我与自由
人物形象
-
描述:
和纽约为代表的美国社会中各阶层个体的生存状态,来展现在社会转型期间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追求,进而揭示在追求自我和自由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现实困境和精神困境。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经历了从缺乏自我意识的生存
-
困境与出路:贝丝·亨利《名媛舞会》中女性人物分析
-
作者:
袁方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贝丝·亨利
美国女权主义戏剧
困境
《名媛舞会》
出路
-
描述:
戏剧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中,美国女权主义戏剧自20世纪60年代起取得了迅速发展。虽然男性剧作家在戏剧舞台上仍然占据着中心地位,一些女性剧作家也不断证明着自己杰出的戏剧天赋。丽莲·海尔曼、温迪·瓦瑟斯坦、贝丝·亨利、玛莎·诺曼和玻拉·沃格尔等才华横溢的女性剧作家在美国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期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女性同胞们表达自我的主要声音。贝丝·亨利是当代美国一位优秀的女性剧作家,也是美国女权主义戏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亨利主要关注来自下层社会、教育程度低的女性,而这些女性通常被父权制认为是“危险的”、
-
现代女性的困境与抉择——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金色笔记》
-
作者:
崔灿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困境
抉择
《金色笔记》
女性主义
-
描述:
意识和自由女性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生存困境。本文主要探讨了《金色笔记》中现代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女性面对困境的处理方式及现代自由女性的自由选择。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金色笔记》,分析小说中的主要
-
女性,消费,困境—西奥多·德莱赛《欲望三部曲》中的女性之殇
-
作者:
唐红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三部曲》
困境
悲剧
消费
女性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逐渐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消费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炫耀性消费成为社会时尚。人们购买商品时不仅注重其使用价值、满足于其使用功能,更是把商品当作显示其身份地位的符号
-
论《摩尔·弗兰德斯》中摩尔的身份建构
-
作者:
庞菲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身份
困境
摩尔·弗兰德斯
女性
-
描述: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是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重要的、但也是颇具争议性的作家。笛福擅长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描写平凡人的生活。其小说《摩尔·弗兰德斯》(1722)中的同名主人公是他笔下第一位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出现的女性人物。作为一名被弃置于以金钱和男性秩序为主导社会中的孤儿,摩尔勇敢地为她的生存和低微的出身作斗争,并最终获得了她尽一生努力寻求的淑女身份。摩尔的女性身份和她不同寻常的经历也使她成为一个学界中一直充满争议的问题人物。 随着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融合,“身份”研究
-
传统祭坛上的牺牲
-
作者:
高丽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
托马斯·哈代
女权主义
困境
《德伯家的苔丝》
-
描述: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性(sex)与性别(gender)的问题,以更加开放、更加平等的方式和态度得到讨论,越来越多的作家谴责双重标准、利益婚姻和男人至上的父权思想。但这也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时代,妇女的贞洁、温柔、美貌、自我牺牲与顺从等所谓的女性气质仍被推崇备至。
托马斯·哈代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处于维多利亚时代,时代特征决定了哈代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指出苔丝的悲剧是由女性传统的依附性的经济地位和从属性的社会地位造成
-
当代我国转型期知识女性的困境及出路研究
-
作者:
苗翠环
来源:
燕山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困境
主体意识
社会转型
知识女性
发展
-
描述:
当代知识女性的困境,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女性问题之一。研究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知识女性的困境,分析知识女性当前困境形成的原因,探讨知识女性发展的途径,是社会转型期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
世纪之交女性主义文学转型研究
-
作者:
骆乐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发展状况
女性主义文学
困境
女性主义
转型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是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之后的必然产物。对于中国来说,女性主义文学是一种舶来品,在中国这个具有着几千年男权文化的土壤中落地生根之后,它获得了极其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显然成为了一门显学。女性主义文学的出现和繁荣,不仅在题材内容和审美倾向上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更是一种从精神层面对于男权霸权的挑战,对于实现两性和谐具有着促进意义。本文主要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女性主义文学进行深入考察,着重分析世纪之交的女性主义文
-
从双重意识和妇女主义角度解读格罗丽亚·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小说中黑人的困境与生存
-
作者:
李苏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格罗丽亚·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小说
生存
困境
双重意识
-
描述:
格罗丽亚·内勒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她通过对不同黑人男女角色的细致描写,不仅表现出了黑人的困苦生活和内心挣扎,也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国黑人为了生存和梦想拼命反抗,曲折前进的图景。美国黑人拥有双重身份——既是美国人又是黑人,而作为美国社会的边缘群体,他们长期受到忽视和压迫,经受了太多的苦难与挣扎。在这艰难而漫长的历史中,黑人女性所受到的压迫更为严重。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实现黑人的梦想,他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双重身份,应该怎样建立和谐的男女关系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小说——《布鲁
-
自由飞翔的灵魂:论海男小说的女性意识及创作倾向
-
作者:
侯圣洁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女性意识
困境
反思
海男
-
描述:
“私人化写作”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最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以陈染、林白和海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女性作家凭借其自身强烈的女性意识,在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下,真实的再现了女性的生存处境,并试图颠覆男权社会中心话语体系和构建女性自己的话语系统。海男不同于陈染、林白探讨女性自我解放的方式方法,而是让女性从家庭中、浴室中走了出来,并试图把她们放置到社会现实的层面上。但是,海男的创作却未引起女性文学研究界的足够重视,她总是处于边缘的位置。海男独特的叙事策略和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对人性的挖掘,均是她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