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康拉德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复调性建构
作者: 黄颖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英国小说   康拉德   女性形象  
描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康拉德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研究热点。近二十年来,国内批评界对康拉德的也愈发重视。1998年美国兰登书屋《当代文库》编委会评选“20世纪百部杰出英文小说”,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以《吉姆爷》、《黑暗的心》、《诺斯托罗莫》、《间谍》四部作品入选,入选篇目超过了影响力排名于首位的乔伊斯以及其他广为读者所熟悉的福克纳、劳伦斯等欧美著名小说家。康拉德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近年来,伴随着女性主义许多领域的迅速发展,康拉德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在女性主义批评中
丁玲小说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
作者: 尹真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丁玲小说   丁玲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是现代第一代女作家创作进入沉闷期时出现于文坛的新秀.在她50多年的创作生涯事,她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丁玲的创作中,成就最大的无疑是那些以女性为题材的小说作品.在她的这一类小说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有很重?
《家》中的叛逆女性形象:巴金与岛崎藤村同名小说《家》的比较解读
作者: 赵群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   创作风格   巴金   岛崎藤村  
描述: 《家》中的叛逆女性形象:巴金与岛崎藤村同名小说《家》的比较解读
中国大陆70后女性导演影像创作研究
作者: 张钰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导演   电影作品   大陆地区  
描述: 中国大陆70后女性导演作为新生代导演群体中的一员,面临着这一代导演同样都遭遇的困境。与此同时,在男性导演主导的电影世界中,女性身份的枷锁令其创作过程困难倍增。一方面,女性导演对自我价值认知的提高,以及女性意识更为明显而自觉的反省都为其电影创作带来不同于以往的美学风格。另一方面,在男性依然占据话语权的客观现实里,“女性导演”的称谓本身就暗含着一种弱者姿态,为其正名增添了一份艰难的前行阻力。纵观70后女性导演的影片创作与之前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与创新,作品中女性形象更为丰富,女性视角更加独特。她们的作品在国际上频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林嘉婷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红楼梦》   《源氏物语》   女性形象  
描述: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比较研究
论苏曼殊作品中的佛教精神
作者: 马尔克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精神   创作风格   苏曼殊   故国情结  
描述: 本文从苏曼殊的宗教生活及佛教改革思想的发展入手,对苏曼殊作品中的佛教精神进行了分析。佛教精神影响了中国文学的题材及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带有佛教思维模式的文学样式或以宣扬佛教精神为目的的佛教文学。本文以“佛教文学”的概念为基础,分析了苏曼殊作品对传统僧诗的继承与超越。接着对苏曼殊作品中佛教精神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小说中的母题、情节模式、人物塑造方面的分析,阐明佛教精神在他小说中发挥的作用。 前言中的内容主要是“佛教文学”的概念与以往从佛教精神的角度对苏曼殊作品进行研究的综述。第一章苏曼殊的宗教生活和宗教
《浣纱记》西施形象研究
作者: 宋昱   来源: 东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西施形象   《浣纱记》   悲剧意识  
描述: 西施是被人们所熟知的女性人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施的形象也在人们的文学视野和生活视野里不断发生变化,每个时期对西施不同的诠释和解读也烙印着时代的变迁,直到明代梁辰鱼对西施在《浣纱记》中形象的刻画有了与以往不同的一个完美论断——西施是一位集凡人之美与巾帼英雄于一体的形象。 本文通过前人在各个时期对西施形象的研究、评价,将《浣纱记》中的西施与其他三大美女及《雌木兰》、《救风尘》等剧中女性形象及梁辰鱼其他作品当中有关对女性的描写进行深入的对比,论述西施这一形象的超越和局限,结合时代背景得出西施就是一个被统治阶级
唐五代宫词及其与唐五代宋初词之关系
作者: 王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宫词   题材    
描述: 宫词产生于中唐,并在晚唐五代时期呈现出创作的繁荣景象。学术界对王建、花蕊夫人等作家的宫词作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多有论述,但迄今为止,对宫词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及范围的界认定。这就使得对宫词的整体研究缺乏前提基础。所以,本文就是从概念出发,在纵向上对唐五代宫词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变进行系统而完整的研究并给以客观的评价,然后进一步讨论它与同一时期兴盛起来的文体——词——之间的关系。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唐五代宫词概况”。文中首先明确了宫词的概念和研究范围,统计了创作情况。“宫词”是产生于中唐,
女性崇拜的矛盾——论林语堂的女性观
作者: 庄璨玮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观   小说创作   林语堂  
描述: 林语堂于30年代末举家迁往美国之后便开始用英语写作。当时不论是在中国或者是在国际舞台上,对于妇女解放的呼声是日益高涨。林语堂关于妇女的问题更是有他独到的见解。林语堂的小说创作具有浓厚的思想意蕴,其中不乏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描写、思考以及关注。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个人的女性观。他采用了大量的笔墨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并且通过她们将“理想女性”所应包含的特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较多地采用西蒙·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了林语堂六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这些小说包括所谓的“林语堂三部曲”:《京华烟云》、《风声鹤唳
明末清初山阴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李贵连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创作风格   祁氏家族女性文学  
描述: 明末清初山阴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不仅领军人物商景兰的文学成就较高,祁德渊、祁德玉、祁德琼、祁德茝、张德蕙、朱德蓉的文学造诣也非常值得关注。本论文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祁氏家族女性的生活背景、相关史实、文学创作、社会交往等诸多问题,力求准确把握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的特质。同时尝试以祁氏家族女性文学为着眼点,观照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文章导言部分介绍选题的动机和目的,述评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明末清初之际山阴祁氏家族的家世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