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
作者: 周敏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   就业政策   性别平等   参政政策  
描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性别平等在以法律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政策上已经确立六十多年,可是性别不平等却广泛存在于现实当中。而理论研究方面,现阶段关于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研究范围还存在一定
女性意识的张扬、失落及复苏--1927~1942年间丁玲小说中心话语走向论析
作者: 刘瑜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丁玲小说   女性意识   中国   女性文学  
描述: 以女性文学视角观照丁玲1927~1942年间小说文本,通过跟踪丁玲小说文本的内在精神特质运行的路径,展现作家丁玲在风云变纪幻的历史岁月里艰难跋涉的身影和她复杂而幽曲的心路历程.这是该文解读丁玲小说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该文还企图将丁玲此期小说置于二十世纪上半叶?
女性形象的建构与重构--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几类女性形象的演变及其审美评价
作者: 伍奇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评价   中国   演变   当代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共有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于历史的剖析,以建国为界限,分两个时期,对五四以后直至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小说中几种女性形象类型进行阐释,分析这些类型的变型发展过程.整个历史剖析都紧密结合时代语境的变迁,尤其是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进行.下篇着重于文学符号的分析.这一部分从几类女性形象的情节组合要素入手,对比剖析各个时期女性形象情节组合要素的演变.在此基础上,该文进一步从道德-政治...
从影片《紫色》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人物形象看中美女性文化
作者: 王瑞琨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   电影   中国   女性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个体文化的特色。女性主义始于18世纪的人文主义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它实际上是女性要求在政治,社会和教育上与男性
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姜晨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后现代女性主义   女性电影语言   电影叙事模式   中国  
描述: 本篇论文以后现代女性主义影响下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为工具,通过对当代女性电影文本个案的具体解读,探究中国当代女性电影中后现代女性主义意蕴。在对中国当代女性电影作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之前,还必须对女性电影
中希神话女神形象的比较
作者: 杨洁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女神   比较   希腊   中国  
描述: 狭义的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们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他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中国和希腊是屹立在东西方的两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它们分别创造了风格各异的女性神话
论90年代后小说中的北京书写
作者: 田中华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中国   90年代后   北京书写   小说  
描述: ,研究北京与小说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化(特别是都市化)对北京乃至中国的冲击以及对小说写作的影响。 本文将把90年代后的北京书写置于整个城市书写的背景下考察,作为参照的既有
生命、生存价值的探索者:萧红小说初探
作者: 朱勤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创作萧红   现代文学史   中国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分三大部分对萧红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与研究:一、生命审视与体悟.二、生存困境剖析.三、女性命运的垂问.其中第一、二部分分别从生命、生存两个视点对萧红的作品及其思想进行详尽地论述,第三部分则通过对妇女问题这一个案的深入研究,来全面地透视并反观人类的生命
论维吾尔当代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玛利亚.尼亚孜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文学   维吾尔文学   中国   当代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世界三大文学现象之一,它是在19世纪美国、法国、英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女权运动中产生和形成的。西方女性主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极大,许多作家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以女性的目光打量世界
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
作者: 胡传荣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   中国   女性主义  
描述: 国际关系学自产生时起,各种视角和方法层出不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争论更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著称。60年代西方妇女运动的爆发促使女性主义学术向该领域渗透。它以独特的视角向主流学说发起挑战,成为该学科极富活力的学派之一。女性主义以社会性别为其核心概念,通过探究社会对男女差异的看法以及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解释社会文化的某些深层次因素。就国际关系学而言,女性主义通过揭示被性别中立的表象所掩盖的歧视女性的本质,提出了如何理解和是否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等事关整个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本论文对社会性别、女性主义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