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荣格理论看劳伦斯笔下的艺术家形象
作者: 郭新华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家形象   个性化   荣格   戴·赫·劳伦斯   自我观  
描述:个性化理论将劳伦斯笔下的艺术家形象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希望藉此找到劳伦斯自我观的发展历程,这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归
在绝望中孤独地反抗:法斯宾德电影研究
作者: 陈昕瑜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文化主题   间离   个性化   存在主义  
描述: 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这位新德国电影最有成果的天才,以其深刻的电影主题、新颖的叙事手法、强烈的画面冲击力和丰富的生活内涵震动了70年代以来的世界影坛。在他仅有的 13 年的电影创作生涯中,为人们留下了 43 部电影,如果再加上由他主演的影片,这个数字就是60部。这些影片不仅在题材、风格上多样化,在数量上、质量上遥遥领先于电影界,而且至今仍然放射光芒,给我们心灵以震撼。但目前国内对法斯宾德的重视程度、研究深度与法斯宾德的艺术成就相比是不成正比的,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研究观点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故本文
《到灯塔去》:自性的实现
作者: 杨景莎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尼玛斯   心理学   个性化   自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吴尔夫是英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小说、艺术评论等创作方面成就卓著。发表于1927年的著名意识流及女性主义小说《到灯塔去》以其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而著称文坛,为她奠定了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的地位。 本文着眼于吴尔夫一向提倡的非个人化写作、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对人类心理关注等特点,尝试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运用荣格有关自性的论述,来探讨小说的女性主义思想内涵。文章通过对小说中三位女性人物的心理分析,试论小说对自性实现过程的展示。文章认为,作为传统女性象征的拉姆齐夫人,由于完
珍妮的个性化进程:用荣格原型理论分析《他们眼望上苍》
作者: 任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格面具   原型   阿尼姆斯   个性化   他们眼望上苍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1891-1960)是非裔美国文学重要的女性作家。她是小说家、民俗学家、剧作家和人类学家。她被认为是黑人女性文学之母。艾丽斯·沃克和托尼·莫里森及其他黑人女作家都受到她的影响。她的作品体现了黑人女性的觉醒,被看作是黑人女性文学的里程碑。《他们眼望上苍》(1937)被认为是佐拉·尼尔·赫斯顿最优秀的作品。1937年这部作品刚发表时,并未受到今天的这种关注。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佐拉·尼尔·赫斯顿以及她的作品获得了人们的重新发掘和评价,关于赫斯顿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