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严歌苓】搜索到相关结果 61 条
-
严歌苓小说改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陈佳星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元素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严歌苓
-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开始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热潮。严歌苓、莫言等作家的小说纷纷被改编后搬上大银幕,并且多次获奖。本文主要对严歌苓小说改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严歌苓小说改编电影中女性形象十分具有独特性,从电影《天浴》、《少女小渔》、《金陵十三钗》和《归来》可以看出,她善于把中女性角色放在生存环境、时代背景下,描写这些女性形象在政治困境和异国困境中怎样对于情爱和母爱进行平衡。影片中的女性形象都拥有中国最传统女性的吃苦耐劳,“地母性”的品格,事事以丈夫、儿女、家庭为主,从未有过自己
-
严歌苓新移民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张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是一位享誉中外的华裔女作家,从开始发表作品以来,获得过很多国内外大奖。近年来,她的作品以立体的人物形象、曲折的人物遭遇、独特的叙事模式受到影视的青睐。尤其是移居美国以后,严歌苓还尝试用英文创作,试图打开双语写作的空间。她的多部作品在海内外华文文学研究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持续的热评。本文以严歌苓移民后的作品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她笔下女性形象的分类和生成、艺术特色和叙事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从中探索严歌苓的女性观,发现其笔下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论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严歌苓小说研究相关背景和本论文
-
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的影像化研究
-
作者:
王艳君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视改编
影像化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随着网络技术及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触具有视觉及听觉双重效果的信息,文学创作也在借鉴影视的表现手法,注重视觉化和听觉化的叙述效果、画面感、镜头感。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影像化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作品被影视改编后的效果。本文以近几年备受关注的华文女作家严歌苓的作品为例,在学习和吸收同类研究成果,如文学语言到视听语言的转换、小说的影像化元素、剖析其小说被改编的原因等的基础上,侧重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深入研究与思考,具体分析其小说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影像化特点,通过小说文本细读与影视作
-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潘富莲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小说
-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女性解放的文学创作思潮以女权至上为口号,女性写作、女性文学、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私语化等概念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然而严歌苓的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讲,与这批当代文学的思潮保持了距离。严歌苓的文学作品是以歌颂女性的善良、温柔、付出、自我牺牲为主题,但她并没有刻意将男性形象放置在女性形象的对立面上。本文把对严歌苓创作的分析缩小到其以女性视角塑造的一批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上,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剖析,探讨其背后隐匿的人文主义立场。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质和类别,
-
寄居者的精神困境——评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封恩临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寄居者
精神困境
美国华文文学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1958—),著名美国华人女作家,新移民作家的优秀代表之一,同时也是好莱坞的专业编剧。严歌苓从小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早期在同为作家的父亲的影响下创作了一些作品,并获得了很多奖项,这样的创作经历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使她走上更加纯熟完善的文学创作之路。20世纪90年代严歌苓留学美国,进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攻读英文写作硕士学位,而后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美国留学生的身份和移民生活的种种亲身体验,激发了严歌苓新的创作灵感,于是她的创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移民文学上面,此后佳作不断。在这些作品中严歌苓
-
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郑雪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移民
严歌苓
女性
-
描述:
严歌苓作为一个人生经历丰富的女性作家,军队的生活、战场的硝烟、文革的动乱、婚姻的失败、异国的艰难等经历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而她多重的文化身份给予了她文学创作无尽的想象空间。她的思想随着地域的变迁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突出的表现在她笔下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中。第一部分描写了严歌苓在移民前所塑造的军旅女性形象。由于其自身的经历,军旅女性的塑造都带有着作家影子。这些女性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她们带着崇高的理想投身于军队,却受到政治和男权的打压。在政治的规范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最后沦为政治塑造下的没有自我意识的“
-
谈《小姨多鹤》中的女性形象的理想人格
-
作者:
王懿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在描绘了在上个世纪的中国,一个畸形的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朱小环、多鹤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体现着作家对女性理想人格的想象,善良、坚韧、宽容、母性是严歌苓小说中女性的理想人格。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给当今的文坛带来了新的冲击力,作家与她笔下的人物形象一同吟唱着人性之美。
-
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邹慧玲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本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特别是二十世纪后半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对海外华人女作家严歌苓小说中三类最典型的女性形象的分析,着重考察她在其三个创作阶段(国内创作阶段、国外创作阶段、近期创作阶段)中创作心态、创作特点的变化及其笔下女性形象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严歌苓力图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塑造女性形象,使其笔下女性形象超越父权文化强加于上的种种不无虚伪的特点,还原女性本真,使其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同时,严歌苓执着于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以由下至上的视角洞察历史真相,达到
-
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的华人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赵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华人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的华人女性形象研究
-
女性主体的渐次生成——论严歌苓本土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景芝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本土题材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她1957年生于上海,童年随父亲在安徽文联大院度过,13岁参加部队文工团,跟随部队走遍了四川、西藏,同时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严歌苓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心弦》,1983年从文工团调到铁道兵政治部创作组任创作员。这期间,她创作了大量的电影文学剧本和小说,开始在文坛崛起。1989年严歌苓因《雌性的草地》应邀赴美参加“20世纪战争文学研讨会”,并于199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写作硕士学位。之后,与美国外交官劳伦斯结婚,2004年随丈夫迁居非洲,近年不断回国。这种丰富的人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