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洗尽铅华 让心飞翔——中国男护士心理健康调查
作者: 王曦   来源: 健康大视野 上半月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护士人才   现代医疗   心理健康调查   中国   男护士   护理行业   护理队伍   护理工作  
描述: 提起护士,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白衣飘飘、温柔可爱的女性形象。男护士尽管只是万花丛中一点绿,但仍是中国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医院中同样需要从事护理工作的男性。有关专家表示,现在社会上对男护士存在偏见,造成男护士人才难留,其实,男护士在生理上的优势是女护士无法取代的,其发展也将是现代医疗护理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更有理由把目光转向护士先生们,因为在世俗偏见中坚守岗位的他们,是值得人们关注的,同时,男护士的处境和现状也足以引发人们对中国护理行业的思考。
试析晴雯与袭人
作者: 陈元娟   来源: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晴雯   性格   袭人  
描述: 晴雯与袭人是《红楼梦》中塑造的一对处于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典型女性形象。两人同为贾府丫鬟,聪明、美丽、能干,由于封建礼教制度、奴婢制度的束缚,始终未能摆脱其悲剧命运。二人的性格、所选择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袭人“温柔和顺”,时时处处遵礼守仪,尽忠职守,逢迎巴结,培植党羽,一心想着往上爬,甘当主子的忠实爪牙;晴雯“心比天高”,纯洁善良,直爽率真,疾恶如仇,崇尚真情,要求平等的人格尊严,是贾府奴隶中最富反抗精神的代表,是作者心目中美的化身。晴雯与袭人是当时社会中千万个女奴的代表。
从符号学看女性的性屈从与主动
作者: 解永照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屈从与主动   符号学   女性  
描述: 脱离男性观点的女性既有形象,而展现出一种女性主体的能动性,是主要的研究焦点。考量“风格”和“内容特色”两个条件,进行符号学分析发现,写真集中所展现出的女性特质与女性性意识具有4个特点:1.柔弱、迷惑无助
真假紫菱 张嘉倪
作者: 李画   补丁   来源: 明日风尚(娱乐名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加   真假  
描述: 当然,没有一个真实的紫菱。如果有,她去参加《寻找紫菱》能胜出吗?因为紫菱和能过关斩将PK掉几万人的那个人似乎根本不搭调。矛盾!那么,张嘉倪这个亦真亦幻的"紫菱"是什么样的?张嘉倪用非常标准化的答案给我讲拍戏中的故事——就像接受过专业的采访培训一样——比如压力太大而晕倒,比如哭戏太投入而晕倒,试图用一个个答案塑造起一个柔弱但又坚强的女性形象,恰似剧中的人物。是因为琼瑶女郎的身份,生活中便也要如此?问她想走什么路线,她说各种形象都想去尝试,不能拘泥。"我其实也挺‘疯’的。常常被大家叫做‘话痨’。"张嘉倪做了个
殊途同归——黛玉、紫姬形象之比较
作者: 许纾   来源: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典型   林黛玉   紫姬  
描述: 林黛玉和紫姬分别是我国古典文学经典《红楼梦》和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巨著《源氏物语》中塑造的最具艺术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们貌美如花,博学多才,对爱情或婚姻的追求始终不渝、忠贞不贰;一个孤高傲世,追求“知己”爱情,具有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思想以及反叛精神,为封建社会所不容,终至香消玉殒;一个贞淑娴静、温柔敦厚、“众善皆备”具有真正大家风范。作为传统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追随者,最终也难脱罗网,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两人精神气质迥异,追求幸福的方式差别很大,结局却如此地相似,都如此地凄惨,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女性用品广告文案的套语分析
作者: 薛翠微   林玥   来源: 应用写作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文案   女性美   中国内地   使用频率   用品   后现代广告   主要表现   女性形象   广告套语   广告词  
描述: ,中国内地的广告业历经起步、发展和相对成熟的过程,时间虽短,变化却几乎是翻天覆地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女性美貌和青春的描述调查表明,在女性用品的广告画面中,女性形象约占99%,广告文案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套语是对女性青春和美貌的描述。与20世纪80年代的"温柔、
林下风气与闺房之秀——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新女性
作者: 刘梅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涛   世说新语   自我意识   司马氏   谢安   丈夫   新女性   妻子   魏晋六朝   中国女性  
描述: 跨过洪荒的远古,穿过历史的隧道,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女性就在"三从四德"之中消失了母系时代绚丽的辉煌。她们谨守礼教传统,温顺柔弱,丧失了女性的自我意识,成为男子的附庸。才女班昭撰写的《女诫》更为女性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她们只能把男人视作自己头顶上的蓝天。迷失了自己的女人在男人高大的影子里彷徨环顾,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而当我们翻开《世说新语》,终于看到中国女性在那个觉醒的时代也发现了本真的自我,出现了"敢于向美男投果的女人们"。凡读《世说新语》,总会从衣带裙裾间发现自由的灵魂,又能干字里行间见出人性的解放
幸福永远不会到来?-维多利亚•托克列娃作品中的“追寻”
作者: 刘心华   来源: 女学学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修正主义   大众文学   日常生活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也必然被重新評估。隨後,蘇聯政權建立,一方面既要求女性參與勞動生產、加入戰鬥,並且獨立維持家計,又堅持婦女仍應保持女性的溫與女性特質。俄羅斯女性在面對工作與家庭雙重重擔的壓力下,越來越難以認同這種反覆
父亲视角与宗教化态度:孙犁创作女性意象的原型分析之我见
作者: 梁东方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化   原型分析   女孩子   香菊   孙犁   阿妮玛   女性意象   原型理论   女性形象   集体潜意识  
描述: 孙犁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我们注意到,她们都有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20岁左右、出身农家、生活贫寒;面对生活的艰难,她们的沉默和劳作有着一种坚韧的美;她们既活泼大胆又羞涩含蓄;吃苦耐劳、肯于奉献,有着感人的牺牲精神。这些生活在平原的村间田畴、高山的肠路梯田、水淀的荷花苇丛中的女孩子们,善良而刚毅、单纯而干练、温柔而坚定。而且这些女孩子一般都“没有”父亲。这又有几种情况,一是就是没有父亲(亡故了或并不说明原因),如《浇园》中的香菊、《村歌》中的双眉、《铁木前传》中的满儿,等等。二是父亲不出现或出现而
造像的谛义:藏传佛教造像的笔记之五
作者: 丁山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品   空行母   佛母   藏传佛教   度母  
描述: 沸母、度母、明妃、空行母等,大都是藏密中的女性菩萨形象。其种类和数量均很多,但有的看上去美丽善良,体态柔和、均称;有的看上去妖媚粗俗,体态夸张、放纵;更有的狰狞丑陋,体形怪异、狂放。其实在这些美、丑、善、恶的形象背后,却潜藏着至高的佛理。如果我们避开宗教的理念,仅从艺术的观点分析,由于佛与菩萨的相好和繁琐的量度规定,加之汉文化后期不厌其繁的装饰追求的影响,反而是这类造像更显珍贵、更具魅力、更富于民族特色和人文主义的精神。尤其是这些女性的形象,无论是体貌表现力的完美程度,还是内在精神力量所表达出的张力,都深
< 1 2 3 ... 60 61 62 ... 68 69 7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