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29294 条
论近代文学的学科地位与研究趋向
作者:
郭浩帆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文学
学科地位
研究趋向
描述:
中国近代文学学科是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中国近代史及整个中国文学学科的建立构建起来的。长期以来,近代文学处于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两大学科之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处境一直比较尴尬。近代文学学科自建立以来,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学科建设还存在很大不足。确立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最迫切和紧要的是确立近代文学的本位观,构建近代文学的理论体系和阐释系统。今后,近代文学的研究趋向和重点可能会集中在女性文学、翻译文学和文献学三个方面。
为弃儿寻找归宿:评赛珍珠新传《埋骨》
作者:
姚君伟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生活
中国文化
妇女地位
中国传统
弃儿
宿县
作品
女性主义
赛珍珠
描述:
2010年3月,英国出版了希拉里·斯波林(HilarySpurling)撰写的赛珍珠传,即《埋骨:赛珍珠在中国的生活》(Burying the Bones:Pearl Buck’s Lifein China)。6月,这部赛珍珠新传以《中国的赛珍珠:前往〈大地〉的旅程》(Pearl Buck of China:Journeyto The Good Earth)为书名在美国出版。传记刚一问世,便颇得好评。美国赛珍珠研究专家、《赛珍珠文化传记》(1996)作者彼得·康说,新传读来引人入胜,是一流的传记;著名女性
王小慧:如莲花般盛开
作者:
何奕
王小慧
来源:
东方藏品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馆
艺术表演
艺术道路
国内外媒体
珠宝设计
摄影作品
百家
传奇经历
新媒体艺术
镜头语言
描述:
十四年前,王小慧的《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一经出版,便风靡全球。她的传奇经历如小说般跌宕起伏,优美的文笔配上大量摄影作品,使得本书受到几百家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再版近四十次并先后获得“上海优秀图书奖”“冰心奖”和“全国女性文学奖”。王小慧曾说过:“假如上帝只允许我带走两样东西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这两样东西是日记本和照相机。’”如今,王小慧更是涉足多个艺术领域,是当下活跃于欧洲与中国的颇有影响力的跨界艺术家。
从哥特文学角度解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作者:
徐黄丽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
哥特文学特征
描述:
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呼啸山庄》是世界文学史中最为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品之一,她在文学创作中汲取了哥特小说的精华,运用了一系列哥特式艺术手法进行书写,使得《呼啸山庄》这部作品蒙上了一层恐怖与神秘的面纱。在此过程中,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呼啸山庄》对哥特文学特征做出了继承与发展,也正因如此,维多利亚时期所创作的《呼啸山庄》在喧嚣、繁华的工业时代中显得卓尔不群。本文以哥特文学为视角,从《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塑造、环境刻画、情节设置以及场景设置等方面对《呼啸山庄》中哥特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解读伍尔芙小说《海浪》的音乐之声
作者:
史小曼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流文学
相结合
意识流小说
象征主义诗歌
伍尔芙
世界文学
作品
女性文学
海浪
代表作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著名的女性文学家,也是英国现代作家的代表,她一生著作颇多,深刻地影响着英国社会的发展。意识流小说是伍尔芙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虽然伍尔芙是一名意识流文学家,但是她对欧洲甚至是世界文坛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她的意识流代表作如《到灯塔去》《海浪》《幕间》等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文学的发展,自伍尔芙以后,一代又一代新兴作家受到伍尔芙创作主张的影响,得以成就了无数举世瞩目的作品。伍尔芙的代表作《海浪》是一部有着深刻价值观意义和社会历史意义的作品,它是作家独特文学艺术和象征主义诗歌相结合的产物,是西方
王小慧:宁愿做一个失败的探索者
作者:
海菲
王小慧
来源:
中国青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信自己
跑来跑去
形式转化
德国人
上海同济大学
强势文化
艺术形式
摄影集
建筑学硕士
东方艺术
描述:
在当今西方中心的强势文化中,一个东方艺术家要获得认同,首先靠的是独特的自我身份,否则会被淹没在成千上万艺术家的无情大海里。在摄影界里,王小慧的名字世人皆知。她1957年出生于天津,1986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后赴德国留学,现生活在慕尼黑和上海。她在世界许多美术馆等机构举办过大量艺术展,出版过约四十部个人摄影集和书籍,其中自传《我的视觉日记》先后获"冰心奖"和"全国女性文学奖",因富有哲理的人生思考成为青年励志的范本。
忧伤却不绝望的写作:读迟子建的《雪山的长夜》
作者:
孙巧莲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额尔古纳
茅盾文学奖
力量感
文学大奖
冬夜
鲁迅文学奖
河右
迟子建
秋夜
寒风刺骨
描述: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雾月牛栏》《白银那》《光明在低头的一瞬》《额尔古纳河右岸》等,曾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相较于一般女性文学的作家,迟子建的文章有些特别的力量感与厚重感,这一方面大概与她自己所生长的环境有关:她出生在中国的最北方——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另一方面与她自身的人生经历有关:她在而立之年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而在刚尝到爱情带来的
残缺性文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铁凝创作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小说“三垛”(《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被人称之为是女性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品,也是铁凝在创作与风格转型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在“三垛”中,可以感觉到铁凝对叙事形式的探索与新的追求。 研究者郝雨在其研究文章《铁凝近期小说的新开掘和新创造》中,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小说《第十二夜》时,认为小说省略了第五至第九夜的故事,“造成明显的主构件空缺”。那么,在“三垛”的写作中,铁凝也同样放弃了传统小说所要求的严密和均衡,出现了文本上的残缺。这种残缺并没有使小说在事件和内容上失去
“人的文学”文学史观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
作者:
徐红妍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的文学”
文学史观
文学史建构
描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有进化论文学史观、启蒙主义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现代性文学史观、通俗文学史观、女性文学史观等多种文学史观。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人的文学"是其发展中或隐或显的整体线索,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因此,以"人的文学"文学史观来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既符合文学史的史实,又能体现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现代性特征。
《逸乐修道院》剧中的链金意象
作者:
赵恬仪
来源:
Sun Yat-sen Journal of Humanities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
早期现代戏剧
柯芬蒂诗
链金术
女性文学
描述:
本论文旨在探讨玛格丽特•柯芬蒂诗剧作《逸乐修道院》(1668)之链金意象与议题。十六、十七世纪之际,英国大量出现链金着作,包括欧陆链金文献之英译。当代许多作家,如柯芬蒂诗、约翰•唐恩、本•姜生、以及莎士比亚等人,都在着作当中大量援引链金相关题材,特别是柯芬蒂诗的哲学和文学文本,均有涉及链金术理念、图象和语汇之运用。本研究主要针对两项议题:一是剧中修道院的象徵意涵,及其与自然与人为论辩之关系;二是剧中剧「海神面具舞」呈现的「链金合婚」与「处女之乳」意象。本论文对於早期现代链金研究的的主要贡献,在於厘清柯芬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