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忧伤却不绝望的写作:读迟子建的《雪山的长夜》
作者: 孙巧莲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额尔古纳   茅盾文学奖   力量感   文学大奖   冬夜   鲁迅文学奖   河右   迟子建   秋夜   寒风刺骨  
描述: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雾月牛栏》《白银那》《光明在低头的一瞬》《额尔古纳河右岸》等,曾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相较于一般女性文学的作家,迟子建的文章有些特别的力量感与厚重感,这一方面大概与她自己所生长的环境有关:她出生在中国的最北方——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另一方面与她自身的人生经历有关:她在而立之年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而在刚尝到爱情带来的
尼日利亚的新晋代言人
作者: 潘啊媛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黄日   阿契贝   文学大奖   奥兰治   美女作家   新生代作家   正面描写   紫芙蓉   曼达  
描述: 英国奥兰治小说奖让尼日利亚新生代女作家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在2007年以黑马之势走进大众视野。这位70后美女作家凭借小说《半轮黄日》摘得当年的这项英国女性文学大奖,并以29岁芳龄成为奥兰治小说奖历史上的最年轻得主。接受颁奖时,阿迪奇埃说:“我现在能说的是,内心无比高兴。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