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命运孤舟横流沧海
作者: 王风雪   来源: 新语文学习·高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人性   玛丝洛娃   复活   西伯利亚   托尔斯泰   文学活动   艺术成就   贵族阶级   长篇小说  
描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列宁称他是伟大的艺术家,在半世纪以上的文学活动中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深刻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使托尔斯泰成为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在一个名叫“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贵族庄园。19世纪50年代,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其处女作是《童年》,它与后来的《少年》《青年》构成“自传三部曲”。托尔斯泰退役回到家乡后,曾为农民子弟办学,后夭折。期间,他两次出国,写下《暴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贪婪是个好东西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影片以一个看似简单的金融小职员切入点,由此展开的却是对整个美国经济体系的思索和质疑, “阴谋论者”斯通,在金融危机面前,为他个人理论体系提供了又一个展示空间。 -《东方文化周刊》 距离《华尔街》第一部结束20年之后,当年因证券欺诈、不法牟利锒铛入狱的商业大亨戈登-盖柯(迈克尔·道格拉斯饰)终于刑满释放,如今的华尔街早已不是当年任他叱咤的华尔街,新生代才俊风起云涌,一文不名的戈登已成了金融界的局外人,连亲生女儿薇妮(凯瑞·穆里根饰)也与他关系破裂,多年不曾往来。 薇妮的未婚夫
任贤齐做媒,达芙妮老总情定韩雨芹
作者: 叶寻   来源: 婚姻与家庭·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艺圈   台湾   上海   娱乐   电话   董事会   纪晓岚   跳舞   婚姻   主席  
描述: 映雪,再到《不如跳舞》中英姿飒爽的丁歌……正当韩雨芹在影视圈崭露头角时,2010年5月16日,她却和达芙妮董事会主席陈英杰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一个是大陆星,一个是台湾鞋王,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
从人性温馨的理想主义到物化时代的严峻批判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梁晓声的创作路向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虽然,他既没有走向“后现代”,与另外一些作家相比,对变化了的现实似乎也缺少几分幽默和调侃。但是,他也不再仅仅沉浸于自己充满理想主义和人性温馨的情怀中,而是将此转化为对物化时代的严峻批判,对人性沦丧的灵魂的无情解剖。他用自己的笔在这失去信仰的时代,自觉地扮演着堂·吉诃德的角色,他将已经成为人们嘲笑对象的现实主义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忧患意识,自觉地与自己的创作宗旨连在一起。通过对梁晓声世纪末女性形象的透析,考察梁晓声从人性温馨的理想主义到物化时代的严峻
《诗经》中“弃妇”形象论
作者: 贾香娟   来源: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诗经   女性形象   弃妇  
描述: 弃妇是男权中心文化的历史见证。《诗经》里记录了男权中心文化将思妇沦为弃妇的全过程,甚至可以说,《诗经》是男性无条件征服女性的文学记载。弃妇的形象并不是单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一种模样,而是由众多篇章组合起来演绎出的一个有机整体。弃妇的形象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弃妇被弃前后在家庭角色中所表现出的品格;二是被弃后对此一命运的态度;三是社会对弃妇本身态度的评价。这三个层面结合起来,在文学史上构成了完整的弃妇形象。
我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几点看法——写在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开播之前
作者: 苏双碧   来源: 求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   历史研究  
描述: 46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即将开播,这是迄今为止在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最具气魄的一部电视剧。作为一个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者,看完这部片子感到欣慰的是,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结合得比较好。在太平天国历史上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所出现的重要人物都有所反映。至于剧中塑造的一大批女性形象,尽管多出于虚构,但增加了戏剧性和艺术性,似也还能接受。当然,这部电视剧是艺术创作,不是历史。对这个电视剧应作如何评价,留给观众去评说,我只想从历史的角度,谈谈太平天国这场革命运动留
是匈奴人赶走来自中国西域的欧洲人吗
作者: 刘东   来源: 青年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人   西域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史料记载   古代中国   地中海   新疆地区   考古发掘  
描述: 20世纪50年代,德国学者金布塔斯提出了印欧语族(现代欧洲人的祖先)起源于南俄大草原的观点。1990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纳兰扬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印欧语族起源于古代中国西域以及周边的广大地区。这个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考古发掘,都显示印欧语族中的吐火罗人与克罗马农人均曾在今新疆地区繁衍生息数千年。库车9世纪佛教壁画:左边是青眼赤须、眉骨粗硕的吐火罗供养人,与右边有着优雅地中海式容貌的女性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广告与性别观念的维持
作者: 张真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观念   行动者   社会结构  
描述: 本文由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在媒体、厂商、广告从业者、普通大众间引起的反应,说明广告与性别主流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共谋关系。这种共谋与社会结构及社会结构施加在行动者身上的配置有关,但广告业及其行动者也不能推托整体作为加固既有观念的社会条件的责任。在结构的松动中维模呈现了广告业的老态,包括直接呈现出来的同质化广告。事实上性别歧视广告甚至与广告实务操持上的怠惰有关,认为广告有义务有意识地改变观念并不合适,在结构松动及创意欲望中产生的广告业的行动者实践才是值得期待之处。
“钗黛合一”与史传文学中的合传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本文认为:《红楼梦》文本中的“钗黛合一”显指在揭示人物命运的“金陵十二钗判词”里,将最主要的两位女性宝钗黛玉合二为一,一图一咏。应受史传文学中人物合传的影响,是作者的史学思想史家情怀在作品中的具体反映。 上世纪20年代,在时人争论《红楼梦》中钗黛优劣高下之分的大背景下,俞平伯先生首次提出了“钗黛合一”的见解,在红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理解钗黛关系的一个新视角”,是“20世纪红学研究的一大发现”①。应当说俞先生最初提出这个观点的用意是为了弥合平息红学界中长期存在的拥林派与拥薛派之间的矛盾纷争,有调
《简·爱》:出凡而非凡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是一个相貌平常的女性,她的魅力历经百余年而不衰,究其原因,人们更多的是探究她的独立,自尊及极具反抗意识的内蕴,常忽略了她身上凡与不凡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作家在平凡的相貌中体现了优美的人性,在平常的品格中酝酿了高尚的情志,在一般的头脑中孕育了非凡的智慧。不但让人凡心感动,而且令人震撼,小说的魅力由此扩展,无限拓伸。 《简·爱》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简·爱》的问世曾经轰动了19世纪的文坛,它以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它之所以经典,是在于
< 1 2 3 ... 2879 2880 2881 ... 2928 2929 29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