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晚清小说中新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狄霞晨   来源: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女性   形象演变   新女性   晚清小说  
描述: 的《海上繁华梦》、钟心青的《新茶花》与海天独啸子的《女娲》,结合小说广告,来考察晚清小说中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变迁。
日本平安文学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及女性观点:以《源氏物语》为例
作者: 陈蓓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安时代   女性观点   《源氏物语》   女性  
描述: 日本在平安时代迎来了摄关政治的全盛时期,当时的女性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毫无人权可言。《源氏物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小说,成功塑造了平安时期众多出身、性格及境遇各异的女性形象。本文围绕藤壶、紫姬、明姬、花散里和三公主,分析她们不同的性格及命运,总结出平安文学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及作品所表达的女性观点。
小森阳一对夏目漱石的再阐释:以夏目漱石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为中心
作者: 孟庆枢   来源: 长江学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目漱石研究   小森阳一   女性形象  
描述: 经典由时代发展所创造,也随时间流逝而变化。在当代日本文学批评中,对夏目漱石这一经典作家代表作的重新阐释引人关注。小森阳一的夏目漱石再研究很有启发性,本文从他对漱作品女性形象及女性观切入,认为他的研究对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界、文学理论界亦有借鉴意义。
张幼仪:说不定,我最爱他
作者: 陈家萍   来源: 晚报文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志摩   流利   德国人   婚姻   衣服   东西   人生理念   英国   女性形象   妊娠反应  
描述: 1920年初冬,一艘从中国来的轮船缓缓靠岸,一位中国少妇走下船。时年20岁、婚龄5年的张幼仪,奉公婆之命从硖来,投奔在英国的徐志摩。徐志摩皱着剑眉注视着阔别两年的张幼仪,然后在附近商店替张幼仪挑选了衣服和鞋子,旧衣物被他随手扔到箱子里,扔得她心头一痛。
美的缔造者:红线女
作者: 黄维钧   来源: 戏曲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功能厅堂   迁建工程   缔造者   毛泽东   政治局委员   丁关根   精神文明建设   舞台形象   红线女   女性形象  
描述: 刚刚过去的1998年岁末,依然和煦如春的广州,举行过“红线女从艺60年庆贺活动”暨“红线女艺术中心”揭幕活动。这座现代化的中心,占地3000平米,建筑面积5400平米,有精美的小剧场、展览室和多功能厅堂,前厅正中大理幕墙上镌刻着毛泽东主席1958年...
古代诗歌中女性形象的表现艺术
作者: 沈彦   来源: 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俗通义》   兰芝   《琵琶行》   美女篇   表现艺术   汉乐府民歌   《陌上桑》   古代诗歌   罗敷   《古诗十九首》  
描述: 在古代母系社会,女子形象一定是人们赞颂的中心。《淮南子·览冥训》所记载的流传至今的女娲炼五色补天的神话那么奇特,那么美丽,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法力无边的救世主形象。《风俗通义》中所描写
文明与愚昧冲突下的妇女命运——三位女性形象小议
作者: 毛有为   来源: 山花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反映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小说创作中,那些美丽、善良、勤劳和纯朴的青年妇女,常是作家们特别钟爱的人物。仅在近期内,我们就从作家笔下先后认识了桂儿(见定《天凉好个秋》,载1985年11期《人民文学》)、福旦儿(见映泉《嫁出去的姑娘》,载1986年1期《当代作家》)和丑丑(见贾平凹《火纸》,
“女儿国” 瞬间的历史梦幻
作者: 牟子   益西桑丹   常德   付凌云   来源: 西藏旅游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国   丹巴   女王   历史   石笋   女儿国   故事   神山   锅庄   女性形象  
描述: 历史烟云,缈无踪迹,时间改变着一切,东女国的旧事风流而去,岁月的尘埃莫非真能掩盖那一段美丽而又遥远的故事?青山虽无言,流水却有声,高高矗立的古碉还在证实着这如烟往事,古老的嘉绒文化传承还在昭示着这段传奇的历史,女儿国的遗风在嘉绒藏区,尤其是在丹巴这块神秘的上地上随处可见
迎接妇女盛会展现巾帼风采
作者: 龙庭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工笔人物画   书画家   书画篆刻家   女书   编辑工作   中国书画   五彩石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迎接妇女盛会 展现巾帼风采龙庭金玛瑙春节期间,在一次美术界的集会上,画家王迎春女士郑重地对我提出,今年九月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妇女界的一件大事。问《中国书画》能否配合这次会议出版一期女画家的作品专辑。如果可行,她们的“五彩画会”将全...
美国女性文学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 陶洁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美国女作家   《紫颜色》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美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艾丽斯·沃克  
描述: 美国女性文学给我们的启示陶洁1965年,美国《哈波氏杂志》以《文学中的沉寂》为题发表了美国女作家奥尔逊的一篇讲话。一掀起千层浪,它在学术界和文艺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学者、作家奔走相告热烈讨论。文章提出的问题从此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出发点。其实...
< 1 2 3 ... 14 15 16 ... 68 69 7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