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20世纪】搜索到相关结果 64 条
-
女性人类学与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
作者:
刘佳全
蒲云萍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20世纪
边缘学科
学术界
女性话题
女性人类学
60年代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再度兴起,激起学术界各个领域对女性话题的关注。女性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人类学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什么是女性人类学呢?简而言之,是以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女性主义的一种理论与方法视角,又可理解为女性主义和人类学相结合的一个边缘学科或理论。二者相辅相成,以人类学特有的视角来研究女性,研究女性的同时又带给人类学方法论的反思,它是重新塑造女性主体的研究。
-
浅谈体育文化及妇女运动
-
作者:
果振义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育文化
20世纪
体育活动
妇女运动
身体文化
生活质量
社会组织
19世纪末
-
描述:
1 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文化”一词最早直译为身体文化。早在19世纪末。人们对“体育文化”有了较为广泛的解释和使用。到了20世纪。对身体文化的解释和使用更为多样化。我国学者把体育文化概括为“是在
-
赵一曼,你是我的亲人
-
作者:
倪良端
来源:
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下工作
20世纪
工作时
女英雄
妇女运动
领导工作
周恩来
党组织
三·三一惨案
宜宾县
-
描述:
20世纪50年代初,电影《赵一曼》在川南宜宾上映,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的形象深深地感动了观众。一位年逾半百的妇女格外激动,银幕上的赵一曼的某些细节,引起了她的注意,勾起了她对自己寻访多年未果的胞妹李坤泰的思念。 这位妇女名叫李坤杰,大革命前就入了团入了党,参加过宜宾妇女运动的领导工作,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曾辗转自贡、泸州、合川、重庆、成都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6年
-
浅析19—20世纪之交俄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的失败原因
-
作者:
吴晓莉
来源:
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国
资本主义剥削
中产阶级妇女
20世纪
妇女解放
资产阶级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者
妇女运动
劳动妇女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描述:
俄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伴随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一场社会运动。它的领导者是俄国中产阶级妇女,斗争目标是争取妇女同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主要是争取妇女选举权)、平等教育权、平等就业权、婚姻自主权、财产继承权等,实质是资产阶级妇女向本阶级男性统治者要求分享权利的斗争。这场资产阶级女权运动虽然不及法国、英国、美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来得那么凶猛、激烈,影响那么广泛、深远,它在俄国历史进程中昙花一现般消失了,但是作为一场社会运动,它对唤起俄国妇女觉醒意识、对促进俄国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20世纪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身体书写
中国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女性写作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是和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道路相伴随的。从秋瑾开始,一代代女作家在时代召唤下,创作了丰富多采的中国女性文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前进和妇女自身的解放。这条女性文学之路是曲折而广阔的。仅仅用横移过来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尺度,是不能客观、全面地估量我国女性文学的实绩的。中国女性文学应容许不同风格、流派的繁荣发展,但应与猥琐、龌龊、阴暗、低俗绝缘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20世纪
新时期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创作
女性创作
“五四”女作家
女性文学研究
现代女作家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乔以钢中国女性的文学创作历史悠久,然而在20世纪以前的漫长时期,妇女的文学活动本质上仅作为男性中心文学传统的附庸而存在,她们的创作被纳入正统文化圈内,成为一种增添别趣的点缀。与此密切相关,两千年间,除了极个别的女作...
-
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评王春容著《新女性文学论纲》
-
作者:
杨光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20世纪
文学论
女性意识
史论结合
女性文学研究
框架结构
情意性
新女性
形象性
-
描述:
虽然,五四以来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女性文学研究的论著浩如烟海,但是对新女性文学全方位地进行史论结合之研究者却不多有。值得庆贺的是,近期由辽宁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王春荣教授新著《新女性文学论纲》,堪称是一部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力作,其有如下三个引人瞩目特点。 第一,不为旧识所囿,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不消说,《新女性文学论纲》中供鉴并引用了大量前人的论著材料,但作者却不为其所束缚,且能独立和富有创造性地驾驭它们,从中找出自己的理论方向,踏出自己的研究之路,有些地方有所创造和建树。首先,概念的界说力求准确而
-
从深闺媛秀到问题少女——20世纪女性文学中的未成年人叙事视角透视
-
作者:
施蕾蕾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三人称内视角
女性作家
20世纪
女性文本
聚焦者
叙事视角
未成年人
女性文学
叙述者“我”
现代女作家
-
描述:
从深闺媛秀到问题少女——20世纪女性文学中的未成年人叙事视角透视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奇异景观
-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人的解放
20世纪
女作家
中国文学史
中国妇女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研究
中国新文学史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在20世纪,以解放了的“自由女神”的姿态,走过了80年的历史,扮演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代替的重要角色。她艰难过,潇洒过,困惑过,辉煌过,她表现出来的种种文化现象,作为世界女性文化一支连绵无垠的山脉,其景观是美丽的,迷人的,但仍然需要不畏艰苦的人们深入其中,去探险,去追踪,去开发,研究其重大课题。 女性文学是一种社会存在。它与人类文化同源,而发展并不同步。当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世界便成为男性话语的中心,于是地球便有了性别歧视,女人便失去了语言和经济地位,成为被榨取者、人类社会二分之一的缺席者,她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特征
-
作者:
盛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妇女解放
性别特征
中国女作家
古代女性
中国妇女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史
五四时期
现代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特征盛英20世纪中国立性文学,并非形成于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基础;其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又迥异于西方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文学。它同在社会变革中兴起的新文学共体,是在反对乃至扬弃旧文学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它是具备独立品格,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