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内蒙古蒙古文学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综述(1977-2013)
作者: 阚海英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蒙古族研究者   鲁迅   中国   现代文学  
描述: 比较文学成为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标志和先锋。从文化交流的本意而言,强调个别文化传统的个性和差异是为了突出其发展路径中不同的偏重,以求在阐释性的交流中达致相互之间的理解、借鉴和融合。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不仅对蒙汉民族交流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为当代蒙古族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因素。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对探求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发展轨迹,总结蒙古族文学史发展规律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作家研究、作品研究、艺术审美研究等方面。研究论文比前期(1949-1977年)发表的更加可
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塑造之比较
作者: 张亚男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鲁迅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鲁迅和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位巨匠,鲁迅以犀利闻名,作品中的女性懦弱、卑微、朴素,有着质朴的性格;张爱玲以细腻见长,作品中的女性曼妙、聪慧、刚强,有着倔强的性格。通过作品阐释,文风
从浙东“逼醮”民俗看鲁迅的妇女观
作者: 闫宁   来源: 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逼醮   妇女解放   乡村寡妇   鲁迅   知识分子   妇女观  
描述: 鲁迅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最出彩的是乡村寡妇。她们是鲁迅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透视点,也是后人研究鲁迅妇女观的恰当切入点。鲁迅对乡村寡妇形象的深度刻画展现了其对妇女解放、社会变革以及知识分子命运等问题
为女性命运的呐喊:祥林嫂春宝娘悲剧形象之异同比较
作者: 李乐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柔石   祥林嫂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   春宝娘   女性形象  
描述: 为女性命运的呐喊──祥林嫂春宝娘悲剧形象之异同比较李乐平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祥林嫂,春宝娘,鲁迅,柔石《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篇佳作。虽说这两篇小说的创作背景不同,但因为前者出自于被称为现代文学奠基石的伟大作家鲁迅的...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课题
作者: 叶雪梅   来源: 广东教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研究性学习   语文教学   鲁迅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鲁迅先生是塑造女性形象的能手,他的笔下,祥林嫂、子君、爱姑等都栩栩如生,各具风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多篇鲁迅作品。为使鲁迅作品教学有趣而深入,本文试选择几个女性形象进行简要剖析,作为开展研究性
大半就为着这阿随:《伤逝》主题意象解读
作者: 陈开玖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伤逝》   心理描写   抒情小说   女性形象   意象  
描述: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抒情小说,作于1925年10月17日,正是与许广平热恋之际。鲁迅用做诗的方法来写小说,用意象来传递思想,建构起小说的召唤结构。小说意象简洁而凝练,显示了木刻般有力之荚。《伤逝》中会馆窗外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恰如马致
浅析现代文学中的几个寡妇现象
作者: 李欣莲   来源: 铜仁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祝福》   寡妇形象   鲁迅   现代文学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五四"时期,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一些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了对封建主义的全面批判,解放妇女成为他们反封建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鲁迅的《我之节烈观》、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作者: 王璐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个人自由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主体意识   个性解放   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斑斓多趣 寄旨良远——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名艺术
作者: 程玖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名艺术   鲁迅   讽刺意味   象征意义   地方风俗民情   人物形象   小说  
描述: 说不尽的《呐喊》、《彷徨》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一部大百科全书。进入《呐喊》、《彷徨》的艺术世界,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鲁迅小说中人物命名是形神兼备、妙趣横生,寄旨良远、煞费苦心的。 首先,鲁迅小说
“真的猛士”刘和珍
作者: 王全   来源: 共产党员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帝反封建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刘和珍   鲁迅   妇女运动   江西  
描述: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他的学生刘和珍的高度评价。刘和珍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步学生的优秀代表,是站在反帝反封建最前列的英勇
< 1 2 3 ... 9 10 11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