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蜕变】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皮格马利翁》中伊莉莎的伦理身份解读
-
作者:
姚霁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蜕变
伊莉莎
困惑
伦理身份
皮格马利翁
-
描述:
乔治·萧伯纳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卖花女》中的伊莉莎便是其中之一。在该剧中,伊莉莎通过语言和礼仪训练从贫穷的卖花女蜕变成为一位优雅的淑女
-
从《新英格兰修女》看弗里曼成为女性作家的蜕变历程
-
作者:
张姗姗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蜕变
道德
婚姻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英格兰修女》讲述了一位普通女性摆脱婚姻束缚,追求独身生活的故事。小说具有半自传体性质,从主人公路易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抱着独身想法的作者弗里曼的影子。本文意在论证小说实际上记录了作家玛丽·弗里曼突破思想束缚,由一位乡村姑娘蜕变为独立女作家的心路历程。
-
《倾城之恋》和《乱世佳人》女主人公形象之比较
-
作者:
高茜薇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蜕变
新文化
斯佳丽
传统文化
新思想
-
描述:
张爱玲和玛格丽特·米切尔以女性特有的思维、独特的视角,真实成功地塑造了两个同样生活于乱世,却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中西方女性角色——白流苏和斯佳丽。这两个女性角色深入人心,中外学者对她们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往往把她们作为变革时期新兴独立的、女性意识觉醒的女权主义代表,其中不乏单独针对两个女性形象之一的研究论述。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白流苏和斯佳丽的差异,从中西方传统文化方面分析白流苏和斯佳丽的不同。
-
移植与变异——从《棉花垛》到《笨花》的女性意识蜕变
-
作者:
吴丽萍
来源:
翠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异
时令
男性形象
蜕变
女性意识
棉花
移植
女性形象
铁凝
死亡经历
-
描述:
2006年,铁凝推出了潜心六年的长篇之作《笨花》,对这45万字的大部头,评论界褒贬不一。而引起笔者关注的却是铁凝的中篇小说《棉花垛》在《笨花》中所留下的惊人痕迹!铁凝之前创作的"三垛"系列(《棉花垛》、《麦秸垛》、《青草垛》),曾得到评论界和文学史的广泛认可,它们在女性形象的刻画上也极具代表性,铁凝之后的女性形象塑造基本上可以在这几个中篇中找到的影子。"三垛"中,铁凝对《棉花垛》最为喜爱。
-
人人都爱气质美女
-
作者:
刘渠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瓶式
主流文化
蜕变
广告商
新女性
龙门
气质美
女性形象
客栈
素净
-
描述:
张曼玉刚出道时俨然一副邻家傻丫头模样,笑、撒娇、鼓着腮帮子生气,这种形象一直持续了10年。褪去稚气,只剩下花瓶式的僵硬形象。然而她后来的世事沧桑都蜕变成了美丽。《阮玲玉》里的美丽哀愁、《滚滚红尘》中
-
蓝蚂蚁姑娘的蜕变
-
作者:
老枪
来源:
今日民航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故事内容
蜕变
自我意识
电视台
经历
思想
现代女性
男人
蚂蚁
-
描述:
厉害的女人,以前在宫里,如今在台里。《电视台的女人》描写的是活跃于电视台的7种女性。人物形象鲜明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代表了书中7个个性迥异的女人,她们各有各的奋斗,各有各的经历,又都统一于电视台这个大背景下。故事内容引人入胜。新闻中的故事让人注目,新闻背后各色各样的故事也同样精彩,同样让人深思。
-
女性的妖娆与华丽蜕变:海男长篇小说中的女性成长叙事
-
作者:
梁小娟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蜕变
成长小说
自我
身体
女性命运
长篇小说
男人
当代女性文学
苏修
-
描述:
作为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海男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以其极具先锋性的诗歌为女性正名,90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创作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女性这一群体的生存境遇。对女性成长的关注,对女性命运的思考是海男长篇小说一以贯之的主题。作为"一位为着女性而写作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