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德伯家的苔丝》女主人公多舛命运的分析
作者: 王彬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运成因   Tess   英美女性文学  
描述: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名作,通过对一个善良、坚强而美丽的女性形象Tess(苔丝)一生悲惨命运的刻画,揭露了禁锢人们思想的伪善道德。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式,分析了Tess命运多舛的成因,其中不乏社会因素、Tess自身性格因素、还有当时的男权制度因素。
英美女性文学对当代女性价值观的影响
作者: 田甜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美女性文学   当代女性   价值观及其影响  
描述: 英美女性文学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初,它的产生是以1929年英国作家维尼吉亚·沃尔夫的《自己的房间》的发表为具体标志。在20世纪,英美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家,也产生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佳作,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人性中特有的闪光点,可以发掘出一些英美女性文学作品对当代女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的价值观。
英美女性文学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作者: 张敏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美女性文学   女大学生   价值观   引导作用  
描述: 在英美文学中,女性题材的文章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女性作家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对于世间万物,女性作家则通过文字表达自身的理解,充分展现了女性的魅力,作品所表达的价值观也对当代女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篇文章将从经济、生活和精神的不同角度,重点分析英美女性文学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领略英美女性文学之美——简·奥斯汀与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赏析
作者: 孙玉蓉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佐拉·尼尔·赫斯顿   简·奥斯汀   英美女性文学  
描述: 英美女性文学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进入发展和繁荣时期,产生了众多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家,她们在整个英美文坛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创作出很多广受好评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出英美女性文学特有的闪光点。其中简·奥斯汀是英美女性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广为流传。另外,佐拉·尼尔·赫斯顿是著名的民俗研究学者,被称为“黑人妇女文学之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简·奥斯汀以及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作品,来探讨英美女性文学之美。
浅议多元系统理论下英美女性文学翻译的优势
作者: 狄东睿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   英美女性文学   多元系统  
描述: 20世纪70年代初由佐哈尔所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为翻译界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将翻译学带出了语言这一小范围。英美女性文学翻译的独创性与开拓性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品格,因此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学中所具有创新的特点恰能展现英美女性文学翻译所体现出的这一定优势。
趋同与差异:跨文化视野下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比较
作者: 刘利坤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特色   影响   中国女性文学   英美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兴起的内因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外因源于西方女权思想。长久以来批评界认为中国女性文学建立在西方语境之上。中国女性文学深受英美文学中女权文化影响,但在两者的对话间,仍凸显出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巨大差别,两者各具文化特色。
走进“她者”世界
作者: 狄东睿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   英美女性文学   多元系统   “她者”  
描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佐哈尔所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为翻译界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将翻译学带出了语言这一小范围。英美女性文学翻译的独创性与开拓性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品格,因此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学中所具有创新的特点恰能展现英美女性文学翻译所体现出的一定优势。
趋同性与差异性研究:跨文化视野下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比较
作者: 钟瑜宁   来源: 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文化视野   中国女性文学   英美女性文学   趋同性   差异性  
描述: 随着文化交往和全球一体化速度不断加快,如今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已经实现了更高程度的融合,随着文化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如何在跨文化视野下,更好地发展中国女性文学,这就需要在文化融合背景下,使用正确的姿态和理念去认识中外女性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而趋同性和差异性作为二者文学的研究视角,就是正确认识二者文化、发展中国女性文学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本文拟从中国女性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入手,结合英美女性文学发展历史,从而在跨文化视野下做好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研究。
女性意识的混沌与觉醒:试论英美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发展演变
作者: 窦芳霞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女性意识   混沌   觉醒   英美女性文学  
描述: 疯女人一直是众多女性作家所钟爱和关注的形象。英美女性文学的疯女人形象从《简.爱》的伯莎.梅森到《黄色墙纸》的我再到《秀拉》的秀拉,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中,经历了被禁锢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奋力解除禁锢从黄墙纸后爬出来的疯女人和不屈不挠将疯狂进行到底的疯女人三个阶段。疯女人所走过的从被禁锢到完全独立,从他者到自我的疯狂之路,正是女性自我意识由混沌到觉醒、由蒙昧到成熟的发展演变过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