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耶利内克】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菲勒斯中心”下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解读《钢琴教师》
-
作者:
袁宁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埃里卡
女性意识
菲勒斯
耶利内克
-
描述:
耶利内克(1946—)是20世纪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2004年因真实地描写这个时代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钢琴教师》作为她的代表作应该是最能代表她的女性意识的作品,她在其中塑造了埃里卡这样一个生活在"菲勒斯"下的女钢琴教师,性格古怪而变态,更与比自己小20岁的男学生展开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情爱角逐,文中充斥着大量的情色描写使得耶利内克为世人所诟病。耶利内克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扭曲的人物向我们传达——生活在"菲勒斯"之下的女性,已逐渐成为"菲勒斯"的帮凶。
-
“菲勒斯中心”下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解读《钢琴教师》
-
作者:
袁宁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埃里卡
女性意识
菲勒斯
耶利内克
-
描述:
耶利内克(1946—)是20世纪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2004年因真实地描写这个时代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钢琴教师》作为她的代表作应该是最能代表她的女性意识的作品,她在其中塑造了埃里卡这样一个生活在"菲勒斯"下的女钢琴教师,性格古怪而变态,更与比自己小20岁的男学生展开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情爱角逐,文中充斥着大量的情色描写使得耶利内克为世人所诟病。耶利内克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扭曲的人物向我们传达——生活在"菲勒斯"之下的女性,已逐渐成为"菲勒斯"的帮凶。
-
写于他人所止之处——对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思考
-
作者:
汤茹琼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钢琴教师》
女性主义
耶利内克
-
描述:
耶利内克的代表作《钢琴教师》向来被视为一部女性主义作品,可是这部作品却因为其颠覆性内容受到颇多诟病。当我们超越这部作品表面上对女性形象的颠覆和暴力描写时,我们就看到这位女作家对女权和女性问题的深刻认识。在《钢琴教师》里,耶利内克敢写他人所不敢言,她关注传统的女性主义所忽视的角落,对女性的存在做出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并由此抒发自己的担忧。
-
论耶利内克笔下娜拉的气质书写
-
作者:
袁洋
来源: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娜拉
气质书写
耶利内克
-
描述:
在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女性文学及其性别研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作为女性主义者,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在剧作《娜拉离开丈夫以后,又名社会支柱》中刻画女主人公娜拉的生动形象,从社会性别建构的角度出发,重点表现其身上兼具的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文学特征,充分显示出女性气质书写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实践价值。
-
解析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男性气质书写——以耶利内克的剧作《娜拉离开丈夫以后,又名社会支柱》为例
-
作者:
袁洋
来源:
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气质
女性主义
耶利内克
-
描述:
在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下,男性气质书写成为女性文学创作及其批判的新方向。主要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来考察男性气质的书写特征,对传统父权文化对男性气质的塑造进行深入挖掘,旨在以耶利内克的剧作《娜拉离开丈夫以后,又名社会支柱》为例,探析男性气质书写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中的运用与价值。
-
女性世界的迷宫——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现代意识解读
-
作者:
顾梅珑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奥地利
《钢琴教师》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小说
耶利内克
-
描述:
女性文学的出现本来就是新时代的一场革命,正如法国女权主义代表人物艾莱娜*西苏所认为的那样:"只有通过写作,通过出自妇女并且面向妇女的写作,通过接受一直由男性崇拜的言论的挑战,妇女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①虽然当下女性写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然而当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夫丽德*耶利内克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她那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作品和语言的确触动了人性之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经.<钢琴教师>作为她的代表作,更是以其诡谲丰富的语言构建了女性世界的迷宫,深入揭示了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状态.
-
两性博弈中的败者:论《钢琴教师》中的性别政治
-
作者:
刘燕
李兵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钢琴教师
男权文化
性别政治
女权主义者
克雷默
女性创作
性权力
男权意识
女性生存状态
耶利内克
-
描述:
当代奥地利先锋女作家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被评论称为女权主义者。在传统的男权文化书写中,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按照男性的欲望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同样是男性压迫女性的意识形态,而耶利内克创作的目的正是通过对人性欲望的书写,冲破传统男权意识支配之下女性创作的各种束缚。在其作品中,女性总是在两性权力较量中处于败者地位,然而这也正是她所认为的最为真实的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映。耶利内克本人也承认,她所创作的女性人物,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