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两种符号秩序的冲突:19世纪美国传教士塑造的中美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作者: 王以芳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符号冲突   美国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形象   美国传教士  
描述: 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基督教化"中国的目标之下,希望对于中国女性进行改造。传教士通过文本空间,塑造了苦难、悲惨、备受桎梏的中国女性形象和自由、平等、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美国女性形象,确立了一种类型化、二元化的符号结构,对中国传统符号体系进行瓦解。传教士通过瓦解—重建符号秩序的模式,试图推进基督教符号体系在中国传统符号体系中的行进,完成其形象由符号空间转向社会空间的意义表达。
19世纪美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周莉莉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人   中国女性形象   中美两国   美国传教士   裨治文   19世纪  
描述: 自1784年中美两国人员开始有贸易上的往来之后,来华的美国人数量日益增多,美国传教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群体。1830年2月,作为首位来华的美国传教士,美国公理会教士裨治文开启了美国
基督教和近代中韩妇女运动
作者: 裔昭印   来源: 韩国研究论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教会   基督徒   韩国人   妇女解放   中韩   妇女运动   女子大学   美国传教士   西方传教士   韩国妇女  
描述: 在近代,中韩两国都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面临着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但是,威胁中韩两国独立地位的帝国主义国家有所不同,基督教的传播在两国的命运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