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科举】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沈琼枝与鲁小姐——《儒林外史》中科举情结弥漫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丽君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
鲁小姐
《儒林外史》
沈琼枝
-
描述:
是对科举制的批判,部分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深刻地阐释了这一主题。其中沈琼枝与鲁小姐是作者所用笔墨较多的典型形象。根据作品中对沈琼枝与鲁小姐的形象塑造,本文将分别论述她们的生存状态及形象特点。同时对其性格及命运进行了对比,从而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对女性形象的创作意图有更全面的了解。
-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与科举
-
作者:
阳达
李响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
《三言二拍》
女性
-
描述:
《三言二拍》中有不少描写书生科举行为的篇目,其中也出现了很多女性的形象,她们在士子的登科及第过程中扮演着推动者、辅助者的角色,甚至有些女性对士子及第或官运亨通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梳理《三言二拍》中与
-
进士背后女性角色研究:以元杂剧为例
-
作者:
阳达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元杂剧
女性
-
描述: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社会男性的专利,登第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科举背后的女性却被忽视。在士子们及第过程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元杂剧中描写了许多女性与科举的情节,如母亲的精心教育,准岳母逼迫
-
进士背后女性角色研究:以元杂剧为例
-
作者:
阳达
来源:
情感读本(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元杂剧
女性
-
描述: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社会男性的专利,登第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科举背后的女性却被忽视。在士子们及第过程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元杂剧中描写了许多女性与科举的情节,如母亲的精心教育,准岳母逼迫
-
进士背后女性角色研究:以元杂剧为例
-
作者:
阳达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元杂剧
女性
-
描述: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社会男性的专利,登第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科举背后的女性却被忽视。在士子们及第过程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元杂剧中描写了许多女性与科举的情节,如母亲的精心教育,准岳母逼迫
-
女性文人的才名焦虑与功名情结:以《儒林外史》为个案延及明清两代女性文人
-
作者:
马珏玶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
功名
闺阁
《儒林外史》
才名
-
描述:
八股才女鲁小姐一向被认为是深受科举制度戕害的女性人物,醉心科举尤其使她得到负面评价。其实不然。纵观明清两代闺阁生活,在举国若狂的科举热潮中,女性文人被寄予承继家声的期望,同时还要承担教育子女的重任
-
试谈《儒林外史》中“科举功名”边缘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魏娟莉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烈妇
科举
功名
泼妇
才女
侠女
-
描述: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其杰出的讽刺艺术,为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儒林人物形象。同时,在科举功名的边缘,又塑造了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由此展示了清代科举制度下,那些无缘跻身功名富贵的清代女性真实而
-
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聊斋志异》心解(论纲)
-
作者:
王枝忠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聂小倩
科举
男性形象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作品
阿宝
女性形象
士子
理想与现实
-
描述:
《聊斋志异》所写人物千姿百态,身份各异,但在男性形象中,以读书人为最多,而这些文人士子又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大多数人都有过长短不等,结局各异的科举经历。其中有些人,尽管在故事中出场时不是以文士的面目